對夫婦家的信箱有一米六,信箱的投信處設定在信箱的頂端,想像一下,一個一米二身高的小孩是怎樣把信投進去的,當然這個不是有力的證據,但也大大的增加了假設成立的可能性。那對夫婦說過他們習慣在17點左右去取報紙,這是因為郵遞員送報紙到他們那的時候都是在17點前不久的時間段,如果那信封被提前看到,他們的整個行兇計劃就會非常有可能暴露。如果那對夫婦已經從信箱裡取出了報紙而沒發現信封的話,這樣投信的目的也就不能達到了。所以可以推斷信放入信箱的時間必然是星期六下午17點的前幾個小時,而那時候偉敏斌的孿生弟弟和李盟老師在一起,那麼放那封信的人不是幕後指使者是誰呢?&r;
&l;那麼把這樣的信讓那對夫婦看到會到達怎樣的目的呢,這似乎不合情理反而容易暴露自己啊。&r;我說。
&l;這確實是一步險棋,兇手的目的純粹處於報復,他恨不得看見自己的親身父母痛苦的臉龐才開心,很顯然他的目的達到了。而幕後指使者的目的是要麻木這對夫婦的視線,他利用夫婦不想再連累自己失散十三年的孩子的心理,迫使夫婦做偽證,果然那對魯莽的父母把兇手的矛頭指向了李盟老師,希望不要再讓自己剩下的那個孩子受苦,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嘛。很顯然這個幕後指使者也達到了目的,只是那對夫婦的手段卻極其的差。&r;
&l;那對夫婦並沒有第一時間報警是為什麼呢?&r;
&l;一會問問他們自己就知道了。&r;
這時候我的電話響了,負責調查星期六和李盟老師一起出去玩其他同學的警員報告稱當時其他同學也表示偉敏斌那天早上很反常,並且星期五晚上偉敏斌是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宿舍的,沒和其他人有任何接觸。我很爽快的和宇明卓共享了這條訊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