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就是讀經史,哪裡能夠看什麼閒書,因此那些教官經過汪孚林指點,運用現代各種YY手段加以潤色修飾,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自然而然就勾住了他的興趣。尤其是張宏當著李太后的面對他說,粗粗翻過四卷書,汪孚林這三字幾乎就沒出現過,全都是那些將卒勇士鬥智鬥勇的故事,就連起頭對這書微微皺眉的李太后也最終鬆了金口。
這就意味著,平寇志這種平時也就是尋常讀書人消遣消遣的演義小說,足以登堂入室,出現在堂堂大明至尊的案頭!
“皇上的意思是,汪孚林的廣東平寇之功得賞一賞?”張宏見萬曆皇帝連連點頭,他躊躇片刻就謹慎地說道,“此事卻要看張太嶽和馮雙林的意思,這樣吧,我回頭試探試探。不過,汪孚林入仕還是在去年,至今也才一年多,此次廣東道那些監察御史因為他的緣故幾乎全部落馬,他竟是以弱冠為掌道,這已經很離譜了,再要給他加恩只怕很難,封其父母,又或者封妻廕子,也許還容易些。”
“那就這麼辦。”萬曆皇帝欣然點頭,卻是偷偷摸摸看了看左右說,“拜託張伴伴了,千萬別讓大伴和張先生知道,是朕的意思。”
張宏心裡嘆了一口氣,暗想皇帝尚未成婚親政,卻是在太后的嚴厲管教下,怕張居正和馮保如虎,雖說君主自律是好事,可主上威權都落入他人之手,這卻實在不值得高興。他強忍提醒的**,鄭重其事答應了下來,等到出了乾清宮,他只見年不過十歲的潞王正被宮人太監簇擁著往這邊來,那蹦蹦跳跳的樣子哪裡有什麼龍子鳳孫的威嚴?然而,他知道李太后全副身心大多都花費在萬曆皇帝身上,對這個幼子則是寵愛歸寵愛,卻放任自流,自是不以為奇。
儘管是君臣,但對於張宏這個司禮監第二號人物,潞王自是脆生生叫了一聲張伴伴,免了他的禮。等言語兩句放了他離去之後,這位年幼的皇弟親王方才對身邊一個太監勾了勾手。等人低頭下來,他就開口吩咐道:“去尚膳監,讓他們給乾清宮送豌豆黃,皇帝哥哥要吃。”
等那太監答應一聲立刻去了,小小的孩子這才摩挲了一下鼻子,有些苦惱。
他想搬出宮去住,省得就連想吃什麼要吩咐人,都得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可這該找誰?(未完待續。)
第七八二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
機關算盡太聰明,胳膊扛不住大腿。
汪孚林覺著,這兩句話實在是眼下自己的最好寫照。
儘管之前那連環套,一大目的是為了坑死遊七,最終成功了;另外一大目的是坑張四維和王崇古,雖說未竟全功,卻也成功地讓王崇古這個兵部尚書徹底在張居正面前暴露了真面目;可是他最大的一個目的,那就是處心積慮脫離科道言官體系,卻在張居正的強硬麵前完全失敗。不但如此,他這個才二十出頭,資歷不足一年的監察御史竟然成了廣東道掌道御史,他想想就覺得腦仁疼。
尤其是當此刻他站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瓚面前,老老實實把病假銷了的時候,他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位老爺子的臉色非常不好看。於是,他在長揖行禮告退之前,思前想後,最終還是開口說道:“總憲大人,我知道眼下說這些有些矯情,但我之前請辭監察御史是真心的,我也沒想到最終會這樣。對不起,辜負您之前的殷切期望和教誨了。”
“站住!”
汪孚林正往外走時,突然聽到背後傳來這麼一個聲音。有些疑惑的他轉過身來,見陳瓚正狠狠瞪著自己,他還以為老爺子要藉機洩憤,誰知道卻只聽陳瓚沉聲喝問道:“那你現在留在都察院,又打算如何?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還是不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