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份奏章是陸軍情報司前哨觀察員對唐軍在燕周戰場上投放的新式武器的觀測報告。
“前哨觀察”,這是各國.軍方心照不宣的做法——派遣專業的軍事探查員潛入作戰場觀察交戰國的軍事實力,包括新武器和新戰法的使用。當然,觀察員若死於“流箭”什麼的,派遣國也只得默預設了。不過這次烏古斯和大唐屬於盟軍關係,雙方觀察員可以潛入距離對方戰場比較近的地方,當然不能太過分,否則死了也是白死了。
於是烏古斯的觀察員發現了唐軍的新武器。
在報告中稱之為“鐵管管射炮”,和以前的彈射炮、拋射炮都大不相同,又按炮的大小和發射方式區分為:坐地發射炮和單兵手射炮。
大炮各國.軍隊都有,最早的炮是一千五百年前古希臘人的弩炮,用槓桿弩臂編織兜彈射石塊和石彈,後來一千年中,東西方大陸的國家發展出了各種石炮,在唐文中是寫為“砲”,因為都是石彈。烏古斯軍中有旋風砲、虎蹲砲等十幾種。而陸軍總長在接到情報司上呈的觀察報告後,將唐軍這種新式炮稱之為“火炮”,因為炮彈爆炸時有火光煙霧。
還有濃烈的硫磺硝石的味道。
幾年前,在唐帝國南海灣發生的秦國公主遇刺事件中,垮塌後的島嶼海面上瀰漫著硫磺硝石的味道,那麼多救援百姓,根本沒法封鎖訊息——烏古斯也有間諜在大唐活動,立即向國內傳回了這個重要情報。
陸軍情報司接到報告後不由駭然:能讓一座石島瞬間垮塌,那是什麼?
最後還是神廟根據情報的描述,指出這可能是一種爆炸物,硫磺硝石配在一起是可以爆炸的。
陸軍部更駭然了:什麼樣的爆炸物能產生這樣的威力?
於是,軍備司便接到了任務,研究這種“爆炸武器”,對硫磺和硝石進行了各種配比實驗,又加入其他原料,三年來雖然沒有取得大的成果,但確實配出一種著火的粉,可以製造□□,只是火焰威力還太小……遠遠達不到爆炸效果。
而在燕周戰場上,唐軍突然出現的新式戰炮,發射大鐵球和小鐵彈,一些大鐵球落地後還會爆炸,火光煙塵中散發出的氣味——竟然是硫磺硝石的味道!這不得不讓陸軍部浮想聯翩:當年秦國公主在南海灣遇刺,是不是跟這種鐵彈內的爆炸物有關?——那是唐人內部的刺殺?還是其他國家的作為?
若是後者,那更讓陸軍部警惕了,意味著除了唐帝國外,還有別的國家早掌握了大威力的爆炸武器,而烏古斯這種武器上至少落後了兩國。
所以,陸軍大臣在接到前哨報告後,立刻上書,希望皇帝陛下出面,與唐帝國太子協商,得到這種武器和技術。
兩國現在是征伐世界的“同盟國”,關係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密——向盟國提出一些軍事技術交流,也是在合作範圍之內嘛。
當然唐帝國不可能答應給出新武器的技術,換了烏古斯也不幹,但陸軍大臣希望皇帝陛下能同意,藉著這次兩國對燕周資源的分割談判,以同意唐帝國開採燕周能量礦為條件,得到唐軍火炮的實物和部分技術,軍備司有了研究的參考物和模仿製造的起步基礎。
軍備司大臣也霍然起身,向皇帝行了個軍禮,“請陛下明斷!”
“請陛下明斷!”礦務大臣和科技大臣也霍然站了起來。
比氣勢,誰怕誰。
寔樓丘抬了抬下巴,“都這麼激動做什麼。”上身坐直,目光掃過四位大臣,輪廓深邃的臉龐在燈下也有一種太陽般的耀眼氣質,淺灰色的眸子卻是冰冷的,不是因為冷漠,而是不受情緒牽扯的絕對理智,這讓大臣們往往信賴於她的決斷、遵從她的裁定,不僅僅因為她是皇帝。
“都坐下說話。”
四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