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一愣,不敢置信地睜大了雙眼。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二百二十八章 祖母駕到
第二百二十八章 祖母駕到
文怡趕到正院去的時候,於老夫人也在丫頭婆子的簇擁下到了,直接劈頭就問蔣氏:“這是怎麼回事?我聽說你六嬸也跟著老2兩口子來了?”
蔣氏臉上還帶著幾分驚詫,聞言忙答道:“是,這是東平府才送過來的急信。船已經到那兒了,想著要先捎個信讓我們知道,二叔就派了家人快馬送信進京。這會子他們坐的船離京城還有兩天路程呢。”
文怡聽說祖母還未進京,心下有些失望,但也安定了許多。既然還有兩天路程,那她就可以事先做些安排,好讓祖母到了以後,能夠好好休息,舒緩旅途的不適。
於老夫人卻顯然有別的想法:“老2兩口子來得倒快,想必是日夜兼程趕過來的,但他們也太胡鬧了,你們六嬸那麼大的年紀了,又素來體弱,怎麼經得起千里奔波?他們怎麼就不知道攔一攔?送信的人在哪兒?趕緊叫來,我要問話”
文怡聽著心裡有些不大高興,如果祖母與二伯父二伯母一行走的是陸路,興許她還要擔心祖母的身體會受不住,但走的是水路,祖母又不會暈船,怎麼就經不住了呢?如今是溫暖的春天,與去年秋冬時節上京的於老夫人不同,祖母的身體不會有受風寒的危險,而且北方的春季跟南方比起來,也略微清爽些,祖母應該會覺得好受點的,因此她頂多就是擔心一下祖母是否會覺得勞累,或是不大適應船上的生活而已。
不過於老夫人的話讓提醒了她另一件事:祖母怎會平白無故上京來?如今要出嫁的是長房的文嫻,盧老夫人身為六房的長輩,不一定要上京參加婚禮的,加上家中嗣子年紀又還小……文怡開始猜想,會不會是自己的婚事拖到月初方才定下,讓祖母她老人家對長房產生了不滿?又想到東行如今出征在即,祖母也不知道聽說了沒有……她暗暗嘆了口氣,向於老夫人與蔣氏行過禮,便默默退到一邊去了。
於老夫人用有些複雜的目光看了看文怡,隨即便盯緊了兒媳蔣氏,蔣氏只好讓人把那報信的家丁重新叫回來,讓他再重複一次二老爺交待的話。於老夫人卻還覺得不足,硬要他把自己知道的詳情通通說一遍。
那家丁道:“二老爺是三月初三得的信,正巧是上巳節,二老爺在朋友家裡吃酒,聽到二太太傳信,立時就趕回家裡了,接著又忙著收拾東西。五小姐的陪嫁有大半是早就備下了的,只是先前二太太留下來的妝奩,有幾樣產業是在外地的,一時半會兒收攏不齊,二太太便從自己的陪嫁裡拿了些東西出來補上,湊齊了一份嫁妝,就吩咐底下人去備船。六老太太得了信,便趕過來說要跟著一塊兒上京,說是九小姐日後嫁了人也是要在京城過活的,倒不如趁機會在京城裡置辦些產業,省得事到臨頭再辦,會手忙腳亂。”
“只是這樣?”於老夫人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暗暗在屏風後打量了文怡一眼,“六老太太若只是為了置辦產業,只需派幾個人上京就行了,何必親自過來?二老爺就沒什麼話交待的?”心裡暗暗罵二兒子糊塗。
那家丁想了想,便道:“二老爺沒說什麼,只是二太太……倒提過……曾向六老太太賠過不是,為著九小姐的親事拖了小半年才定下來,是長房辦事不力……”
於老夫人幾乎咬碎一口老牙,她就知道,這個二媳婦心裡藏奸,斷不可能讓自己好過的盧老夫人會上京,說不定也是她進了什麼讒言九丫頭的婚事會拖這麼久才定下,怎麼能怪到長房頭上?去年秋冬季節裡,滿京城的高門大戶,有哪家敢擅自給自家兒女定下親事的?要知道等著宮裡下旨配婚的可是一大群龍子鳳孫
如今老妯娌無緣無故地上京來了,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來。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