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有如此疼愛她的母親,真另人羨慕,而她卻不知足。我想告訴她:你很幸運,應該珍惜,而不是苦惱埋怨,對母愛挑三揀四。母愛跟母親一樣,是無法選擇的。”
“母愛跟母親一樣,是無法選擇的!”
“是的,母愛伴隨著母親而來,由母親決定,我們無法改變。”
“可是,社會對母愛是有要求的,愛,但不溺寵;愛,但不盲目;愛,但不嬌縱。社會有左右母愛的標準,我們也可以追求我們想要的母愛。因為有時候,愛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一種壓力。”
“我母親很少過問我,她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哥哥,或許因為我哥哥比我有本事,更能讓她臉上有光吧!我想擁有更多的母愛,從沒覺得母愛不好!”
“高考那年,母親對我照顧有加,關愛備至,為了營養,甚至給我另開爐灶。她的愛使我有壓力。當母親給予的愛不是子女想要的,就會產生摩擦,適得其反。我們是不是該向母親提出我們想要的愛呢!偉大的母親會針對孩子的性格、體質而給予不同的養育方式。也許母親覺得你自立能力強,於是對你過問的少,也許母親覺得你缺乏自立,於是用少聞少問來培養。”
“我並沒有責怨和不滿。母親如何支配她的愛,那是她的自由。她把愛給我,那是我的福氣,不給,我也只能幹看著。要我開口索要,我怎麼開得了口。”
“哈哈!也是。想想父母真難做,問多了,子女嫌煩;問少了,子女也不樂意。要恰到好處,實在難啊!”
“昨晚我認真的想過。不論母親給子女的愛是多是少,是對是錯,對子女是不是有價值、有幫助?對母親來說都是無錯之有,對母愛來說都是不容玷汙。”
“嗯。你說的太好,我不知該說什麼了。想起一個故事,說給大家聽聽。一位母親把兒子的藥渣倒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兒子見了就問:媽媽,你為什麼要把藥渣倒在路上呢,會影響交通啊!母親就告訴兒子,行人從上面踩踏,就把你身上的病魔帶走了。兒子又問:那麼病魔被帶去哪兒了呢?母親回答說:當然是跑到行人的身上了。兒子氣呼呼的說:媽媽,我們不能這樣做。孩子很善良,他覺得母親自私。自此以後,母親再也沒把兒子的藥渣倒在人來人往的路上,而是改倒在自家後門的那條整天難見人影的小路上。一天,兒子看見母親在後門附近的小路上來回往復的行走,當看到那些藥渣時,他明白了,母親是要把兒子身上的病魔帶到自己身上。願為子女承擔一切,願把一切給予子女的,這就是母親。”
“把藥渣倒在路上是為了讓行人把病魔帶走嗎?”
“是故事需要,作者無中生有吧!我看到過另一種說法,說是為了醫術交流,路過的中醫從藥渣中能得出病人的病情和用藥的情況。如果發現不妥和有好的藥方,可以找開藥的醫生交流探討。”
“六思,現線上上有朋友在等待嗎?”
“沒有。為什麼這麼問?”
“你總把話題挖的很深,我不知道聊什麼了。”
“這樣吧,我們每人講一件自己和母親的故事,好嗎?”
“要講感人的事嗎?”
“不一定的。”
“你先說。”
“好的。我媽喜歡把她認為有用的東西往家裡撿。不久前的一天,她一到家就喊我,說她拾到一個好東西。她把東西拿給我看,嘴裡說著:你看這是啥,是開螺絲孔用的吧!我看後也不知是什麼東西,那是粗鐵絲繞成的螺旋,頭前很尖,有個木製把手。等我看到把手上寫著‘張裕’二字時,我明白了那是開瓶器。於是我就有些不耐煩的說:你那兒揀的,扔了吧,沒用,是開瓶器,開葡萄酒用的。我媽當即反駁我:開酒瓶的是起子,我知道。我就不耐煩的跟她解釋:葡萄酒和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