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三國志&;#8226;魏書&;#8226;荀彧傳》),曹操從之。
當時荀攸為曹操謀主,荀彧與荀攸分主內外,“並貴重”(《三國志&;#8226;魏書&;#8226;荀彧傳》)。荀彧將所賜之物皆散給族人和朋友,家無餘財。曹操還將安陽公主許荀彧長子荀惲為妻。
建安十年(205年),河東叛亂,曹操讓荀彧舉薦賢才,荀彧說:“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當難,智足以應變”(《資治通鑑&;#8226;卷第六十四》)。曹操遂讓杜畿為河東太守。杜畿到任後,平定叛亂,廣施仁政,在位16年,政績獲譽天下第一。
建安十二年(207年)三月,增荀彧食邑千戶,前後共計二千戶。還要授以三公(當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王公),荀彧使荀攸推辭十幾次才作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準備*劉表,問計於荀彧,荀彧說: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三國志&;#8226;魏書&;#8226;荀彧傳》)。曹操南征,八月,劉表病死,曹操遂得荊州。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荀彧認為:“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國志&;#8226;魏書&;#8226;荀彧傳》),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關於荀彧的死,史書上還有這樣的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開啟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時年五十歲。諡敬侯,其子荀惲嗣,後官至虎賁中郎將。第二年,曹操進封魏王。
荀彧可謂曹操的張良張子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超凡,無論分析天下局勢,還是設下什麼奇謀,他都可以用最簡單語言說服所有人(包括反對他的人)。但曹操卻不是漢高祖劉邦。荀彧為匡扶漢室可謂嘔心瀝血,輔佐曹操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輔佐曹操是為了漢室,而不是讓曹操取而代之,即便是危及到個人安危也在所不惜,荀彧可謂千古真英雄。
智勇雙全的郭嘉
智勇雙全的郭嘉
郭嘉,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謀略家,曹操手下主要謀士之一。
郭嘉出身寒門,自幼胸懷大志。“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暗中交結有識之士(“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世俗之士交往(“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這些“英雋”裡面應該包括荀彧、辛評、郭圖等人,談論時勢。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最初他投奔實力較強的袁紹,袁紹對其非常恭敬。但郭嘉僅數十日就發現袁紹優柔寡斷,不善用人,難成大業。他對同在袁紹帳下當謀士的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三國志&;#8226;魏書&;#8226;郭嘉傳》)還說:“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卻說:“袁氏有恩德於天下,人多歸之,且今最強,去將何之!”(《資治通鑑&;#8226;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還沒發現到袁紹的短處,不再多言,遂毅然離去。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6年。建安元年(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