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部族軍隊拆分,明顯是要削弱他們家族的勢力,而藉此收買人心,鞏固自己的地位。
完顏希尹看看強壓怒火的銀術可也無奈的嘆口氣,現在隨著地盤的增大,財物的增多,過去親如一家的兄弟們在太祖逝去後因為奪位即生嫌隙,如今為了爭奪更大的權力,獲得更多的利益,過去的暗鬥逐漸升級,日趨明朗化,內鬥也日漸激烈,宗翰更是不遺餘力的要錢、要兵增加自己的實力。
而這次戰鬥宗翰如此部署,卻有隱憂,一旦未能擊敗宋軍援軍,那麼退回代州的道路就會被堵死,而在太原城下的金軍便會被宋軍反包圍,堵在大宋河東境內。如果宋軍奪回雁門,那時援軍無法進入,糧草斷絕,想走都走不了啦!他想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宗翰根本就聽不進去不同意見…
過了汾河,河中軍沿河順流南下,便進入太原府的地界,這裡已是侵宋金軍的勢力範圍,敵騎騷擾也日益頻繁。趙檉調整隊形,命前軍緩行,與大軍保持半日的距離,依然保持緊密陣型。這種陣型是當年漢朝大將軍衛青率十萬大軍進攻匈奴單于冒頓時發明的,全軍做中、前、後、左、右的編組,既適於行軍宿營,又便於作戰,可以說是行軍隊形,又是戰鬥隊形。
大軍一路結陣而行,途中擊潰數股襲擾的遊騎,三日後於六月三十日兵至三交口,北行四十里便至太原城下。汾水在這裡打了一個彎,原先從西邊山谷當中衝出來的河流在此從由西向東的流向轉為自北向南流動,這個轉彎處的汾水北面就是陽曲。
汾水的支流從陽曲川流過,自白馬山經過百井寨、木井城和三交口匯入汾水,正好被兩山夾峙,從而形成一段有點彎曲的南北走向狹谷,三交口正當其谷口這段河谷較為寬敞,其間頗有迴旋餘地。 如此的地形,讓這一段河谷成為了太原城外圍城大軍聯絡白馬山守軍的重要通道,而三交口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據點。
行至三交口,宗翰已經領兵到了,依谷口下寨擋住去路,趙檉命在十里外安營,與金軍遙遙相對,同時傳令許宏命他在水邊設營囤積糧草,擺出一副大戰的架勢。他們剛剛安頓好,從京中趕來傳旨的官員也到了,趙檉趕緊召集眾將,擺放香案迎旨:
“朕以戎羯犯順,俶擾邊陲,攻圍太原,累時未解。卿等率師援應,頗聞將士遇敵血戰,冒犯鋒鏑,奮不顧身,非忠義所激安能如此!朕聞之感嘆……但戰者危事,今令卿等挺身昌難,以致創殘,每一思之,痛若在已。今降賜金一千兩、金束帶五條、戰花袍三十領,可用激賞中傷用命將士,將來第功自節度使以下皆為賞典;若更有奇功,便加開府儀同三司。朕自聞進師,寢食俱廢,卿等其副朕懷,早建勳烈,身取富貴,澤流子孫。日佇捷音,更宜加勉。”
旨意大家別的沒聽明白,但賞格都開出來了,皇上的意思是大戰將至現在我決定獎勵黃金千兩,金束帶五條、戰花袍三十領,可用激賞中傷用命將士,將來第功自節度使以下的職務都可以獎賞給你們;若更有奇功,便加開府儀同三司,享受宰相待遇。
趙檉磕頭謝恩,擺宴款待傳旨的官員,又命人將旨意傳告三軍,以示聖恩,他細細的又讀了遍,其中沒有怪罪的自己的意思,看來對自己‘擅自’出兵予以預設了,但詔書讀來誠摯委惋可仍以博取富貴高官等相鼓勵,明顯缺乏愛國的民族觀念,可同時也說明太原之圍事急,他也意識到此戰關係到宋政權的生死存亡,逼的他不得承認自己的‘大逆不道’!
當晚,趙檉聚將商議作戰計劃,現在金軍沒有因為自己引軍前來而逃走,說明沒有唬住,那麼戰鬥就已經不可避免,而他也知道首戰必須打勝,否則定會嚴重影響士氣,而不遠處的困在太原城中的軍民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