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司的掌門人有著密切的關係。林振華從來就是一個不信邪的人,早在20年前,漢華還只是一家小企業的時候,他就敢放開手和rì本的尼宏重工打擂,並用10年時間終將尼宏重工打翻在地,使其成為漢華的一家附屬企業。如今,漢華重工已經擁有千億資產,員工20餘萬人,業務遍及全球各地,哪裡還會懼怕競爭的威脅?
眾人在幾天的會議中詳細分析了漢華未來可能面臨的競爭態勢,歸納出公司的優勢、劣勢,尤其是提出了十幾個方面的不足之處,決定利用一兩年的時間、投入上百億的資金進行彌補。在會上重點討論透過的專案包括:
投入20億元,與寶鋼、武鋼等企業聯合攻關,開發用於大型化工裝置的各種高強度、高溫、超低溫、耐高壓材料;投入15億元,以引進、開發相結合的手段,解決高jīng度機床中的jīng密軸承、jīng密絲槓、特種刀具等技術,實現這些關鍵配件的完全國產化;投入15億元,開發下一代工業控制晶片技術,使即將成立的晶片公司贏在起跑線了;投入5億元,開發工程機械技術,準備進入蓬勃發展的建築市場;投入5億元,開發新型燃氣輪機……除了這些技術方面的投入之外,會議還審議透過了由褚紅陽、何飛提出的建立全球銷售網路的提案,決定利用兩年時間,在全球建立200個銷售和售後服務中心,要做到每500公里的半徑範圍內,就能夠找到一家漢華的售後服務商。按照褚紅陽的估計,一家售後服務中心的平均運營成本在50萬美元左右,200家售後服務中心就差不多要砸進去1個多億美元,摺合近10億人民幣了。
“兩百家網點……”連一向自詡眼界開闊的項哲也被這個大膽的計劃給震住了。
何飛展示出來的巨幅世界地圖上,代表漢華售後服務中心的小紅旗密密麻麻,紅遍全球,讓人看著就血脈賁張。如果這樣一個全球銷售網路得以建成,就意味著漢華的銷售觸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屆時大家就可以牛哄哄地說道:只要有人煙的地方,就有漢華。
雖然整個計劃的耗資要高達10億元,而且是每年都要持續投入的,但所有的高管們都舉手同意了這筆開支。這些售後服務中心是為整個集團服務的,無論是化工裝置,還是機床,或者家電,都能夠得到這些售後服務中心的支援。有了這些售後服務中心,各家分公司的產品銷售都能夠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一年賺回來的利潤,又豈止是幾個10億?
龐大的技術開發和市場推廣方案,背後是海量的人才需求。這些年,國內的大學在瘋狂擴張,博士、碩士啥的滿大街都是,再加上漢華的待遇優厚,招聘國內人才方面並不存在困難。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此前已經開始的招聘外籍人才的計劃,林振華從歐洲帶回來的訊息也讓大家有了信心,組建一支歐洲軍團來和ALK這樣的歐洲企業進行廝殺,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場面。
華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擔任了“外工辦”的主任,受集團總部的直接管理。項哲給他下達的任務是,在一年時間內,招聘到1000名歐洲的工程師、高階技師、營銷專家。這些人其中一半將來中國工作,另外一半或者留在歐洲研究院工作,或者被派往正在世界各地籌建的漢華售後服務中心。
如此大規模招聘外籍人才,也是無奈之舉。中國的改革開放只有20餘年的時間,尚不足以積累起足夠多的外向型人才。從大學裡一批一批畢業出來的年輕人,論聰明才智和工作熱情都足夠了,但在經驗方面卻完全就是一張白紙。漢華並不拒絕新人,但這些新人必須要有老人來帶,大量外籍人才的到來,就是補上了這塊短板。
再過20年,等到歐洲的上一代人逐漸老去,稱霸全球的,就將是目前正在成長的這些中國人才了。
“皮埃爾,法國人,電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