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有這個功夫你還不如考慮一下怎樣才能讓俄國從下一次戰爭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其實每一個歐亞大陸上的國家都存在這樣一個抉擇,是加入協約國呢,還是加入同盟國!義大利已經做出了選擇,第谷寧可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都要和同盟國決裂。那麼我們呢?是夢想著揮師東進收復西伯利亞,還是選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托洛茨基平靜的說道。語氣中看不出一絲的傾向。
“從國力上來看。華夏和協約國要比德奧兩國更強。即使威廉獲得了義大利,而且可以從我國獲得大量的初級產品和礦產,但是在國力方面還是不如對手。如果論及軍事力量的話,這次戰爭中陸軍的表現並不多,而在空軍方面協約國似乎要比德國強一些。協約國在海軍方面則是壓倒性優勢。”布柳赫爾想了想說道。不過似乎覺得有些不夠,於是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對於俄國來說,必須跟隨一個陸軍優勢國家,因為美英空軍距離我們太遠了,無論是華夏還是德國,他們都是陸權國家。他們的陸軍都不是我們可以抵擋的!…
“不錯,永遠站在勝利者一邊,這個想法很現實。”托洛茨基點點頭表示贊同:“但是即使是失敗者。也足夠讓我們萬劫不復!要知道,在上一次戰爭中俄羅斯失去了幾乎所有亞洲的領土以及一半左右的人口和工業。雖然俄國的面積和人口按照歐洲標準依然是一個大國,但是我們缺乏縱深和人口以及工業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有的時候兩隻大象打架,最慘的不是失敗者,而是旁邊被波及的樹木。”
“所以我們要等,儘量拖延參戰的時間,一方面是我們的國力有限,如果進入漫長的消耗戰的話。即使最終掛一個勝利者的頭銜,也絕對得不償失。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判斷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有的時候國力和戰鬥力並不一定等同。雖然同盟國失去了華夏的支援。但是他們在歐洲更有優勢,而且華夏的燃油進口還受到德奧的制約。華夏的決心也不好下。”布柳赫爾說道。
“我現在一直有一個擔心。如果德國發動進攻並且徵調俄國海軍參戰怎麼辦?現在的俄國幾乎就是德國的半殖民地,我們所有重要物資都受到德國的限制,在失去烏克蘭後,我們連糧食供給都無法自給。而要依靠華夏?先不說幾千萬人的糧食如何籌措,單純一個運輸以及購買所需要的資金就不是我們能承擔的。或者說超出了華夏西伯利亞鐵路的運輸能力。德國人一方面限制我們的工業規模和種類,另外一方面對各種機械的進出口做了嚴格的限制。我們幾乎沒有餘力建立一個可以支撐一支強大軍隊的工業體系。”布柳赫爾的話語中透出了一股深深的無力和憤懣。
“這種情況會改變的,同盟國的戰略邊界已經到達了亞洲。德國需要我們擋住東面的華夏。所以他們需要對我們適當的鬆綁。當然,具體能送到什麼程度,還要看德國在伊朗的行動是否順利。至於你說的海軍嗎?我也沒有辦法。那本來就是一支掛著俄*旗的德國艦隊,無論從人員選拔到戰艦的建造和後續的保養都處於德國人的控制之中。德國人只不過用俄羅斯的名義爭奪更多的海軍戰艦噸位而已。不要去想它了。”托洛茨基說道。
“其實我們還需要討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托洛茨基故作神秘的一笑:“雙方誰能給出我們最豐厚的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