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史慈在草原上決一死戰,當然,他更命令易京的守軍嚴守易京,把太史慈的母親看好,畢竟這是自交換太史慈的制勝法寶。
如此一來,在這片草原上一共有了三座大營,分屬於三方不同地勢力。
劉和、太史慈、公孫瓚這三方各執一端的勢力。公孫瓚和其他兩方當然是水火不容,但是讓人感到可笑的事情是,太史慈和劉和一方沒有合作的餘地。在對待草原民族的觀點上,太史慈和公孫瓚是出奇的一致。
當然這一點公孫瓚是不知道的,甚至他還在提防這一點,但對於公孫瓚來說,只要自己手中有太史慈母親這張王牌,太史慈不足為懼。
至少現在他還不擔心太史雙方合作,因為當晚太史慈偷襲自己的時候,劉和的軍隊悄無聲息,這就是說太史慈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打算和劉和合作。否則當晚就是前後夾擊的局面了。現在唯一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人反而是劉和。
太史慈和公孫瓚混戰的當天晚上,劉和方面的人只注意到公孫瓚的大營火光沖天,殺聲一片,看樣子是公孫瓚的大營被劫了,劉和手下眾將紛紛請戰,要帶兵襲擊公孫瓚,但是田疇和閻柔都以為這也許是公孫瓚誘敵深入的計策,在事態不明的情況下,不宜輕舉妄動。最好還是先行派出斥候偵察一番再作出決定為好。
因此,太史慈和公孫瓚雙方熱火朝天的打了個小半夜,劉和方面的人就在那裡袖手旁觀。誰知道一直到天明時分,已方派出的斥候才哭喪著臉回來。
原來這名斥候才來到太史慈的大營之外,就被太史慈派出的斥候抓住了。太中慈把他抓住了之後,問明白他是誰之後,便把他扣住,直到將近天明的時候才把他放了回來。
眾人聞言鬆了一口氣。
眾所周知,太史慈此來幽州是為了自己的母親,也就是說太史慈和公孫瓚乃是至死方休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已方和太史慈應該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
唯有田疇不是這麼想,他認為太史慈的軟肋就在於公孫瓚手中掌握著太史慈母親,而公孫瓚雖然痛恨太史慈,但是卻更痛恨劉虞和草原民族,所以現在最怕公孫瓚以此要挾太史慈攻擊已方。
青州兵的強悍天下聞名,若是太史慈為了救自己的母親而聯合公孫瓚一同攻擊已方,那就糟糕極了。
田疇的話令眾人眉頭大皺,當然在劉和方面的那些少數民族的將領卻不以為然,他們對太史慈知之甚少,所以對太史慈沒有絲毫的懼怕之意。
劉和聽了後有點六神無主,連忙向田疇和閻柔問計。
田疇認為為今之計要先和太史慈聯絡,和太史慈率先聯盟,早知道太史慈此人最終信用,只要和太史慈結盟,那麼即便是日後公孫瓚要挾太史慈太史慈也只有兩不相幫。劉和深以為然,為了表示誠意,劉和決定親自帶著閻柔和田疇到太史慈的大營中走一趟。
而這一切,當然都在太史慈和魯肅的意料之中。
第三天的清晨,劉和、田疇、閻柔便帶著一隊士兵來到了太史慈的大營。太史慈聞聽,出營肅容相迎。實際上,雙方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了,畢竟在長安之亂的時候,雙方已經見過。只不過當時雙方沒有說話罷了。
雙方客套一番,便來到太史慈的中軍大帳。
太史慈先對劉和家中的不幸表示了哀悼,又引得劉和哭泣了一番。太史慈不動聲色看著劉和,心中一陣失望:這個劉和真的不是什麼出色的人才。
倒是那個田疇和閻柔氣度不凡,一看便是難得的人才,叫人不敢等閒視之。
劉和哭了一會兒,才對太史慈咬牙切齒:“公孫瓚,乃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敵,聞聽這狗賊扣了義子的母親,作為子女,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自欲不孝而親不在’,可以說你我兩人是同病相憐,更當竭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