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上海救撈志》,。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0962/node70967/node70995/userobjectlai74961。html,2010年4月10日記錄。
羅星夕陽——福建船政“建威”級魚雷炮艦
再聘洋員
裕祿,姓喜塔臘(清太祖努爾哈赤母親的家姓),字壽山,滿洲正白旗人,監生出身,捐刑部筆帖式(清代各部負責翻譯滿漢奏章文書的官員),後歷任刑部郎中、熱河兵備道、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職務。1894年在盛京將軍任上親歷了甲午戰事,戰敗獲咎,後改任福州將軍,是當時地方督撫級別大員中一位身世顯赫、經歷豐富的重要滿族官員。(1)1896年7月28日,裕祿在駐地福州接到一道不同尋常的上諭,清廷命令他負責辦理並沒有任何經驗的造船事務,兼任總理船政事務大臣。
這一任命的緣由,需要追溯自數月前閩浙總督邊寶泉的長篇奏陳。邊寶泉於1895年接替譚鍾麟出任閩浙總督,同時兼管船政,上任伊始對船政事業顯得格外用心。邊寶泉先是努力留用船政學堂的教習法國人邁達,以圖維持船政造艦技術的繼續精進,另一方面對棘手的經費問題,邊寶泉採取官督商辦的主意,想要將船政的造船業務徹底推向市場以圖解決船政的困境,在南洋等地招徠殷商承包經辦,但是“華商既無力承攬,洋商又未便招致”。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中,1895年末的京城裡也在就船政的問題進行討論,12月23日戶部上奏,為改變日益萎靡的造船局面,提議應該按照船政創辦時的舊制,重新“特派大臣總理”。(2)
對船政事務充滿熱情,被外人評價為沈葆楨第二的裕祿,因為在任時間短暫,除創議建造了“建威”級魚雷炮艦外,沒有能夠盡展其復興船政的抱負。1900庚子事變期間,任職直隸總督的裕祿率軍抵禦八國聯軍,兵敗後自殺殉國。
船政最初的幾任總理大臣中,如沈葆楨、丁日昌等,都屬於沒有上任之前就已經是聲名洋溢的人物,他們能夠憑藉自身擁有的官場人脈資源,能夠直接影響國家朝堂上的政策,處在福建當地的官場裡,也因自身獨特的政治背景而與總督、巡撫、布政使等不分伯仲,努力為船政爭取地方的優惠條件。雖然在任上儘管也面臨用人、經費、技術等諸方面的難題,但大都能迎刃而解。而此後的幾任大臣,任職前的身份都較低階,在福建本省尚且處在地方大員的羽翼下,更不用說在更高層的朝廷上為船政呼籲,因而導致船政在各種官場勢力的夾縫中,建設每況愈下,舉步維艱,乃至官場上以船政大臣一職為畏途。自從創造了“平遠”艦的大臣裴蔭森去職後,船政大臣職位就始終空設,只是以閩浙總督兼管船政事務而已。
此時戶部奏請派一位知名大臣重新肩負船政大臣職務,可謂是切中要害的一項建議。奏上之後,清廷即命令當時正兼管船政事務的閩浙總督邊寶泉就此發表意見。1896年5月11日邊寶泉上奏,完全支援戶部的意見,“總督事繁,不能兼顧,委員總辦,權勢較輕,非有專管大員駐工督率,破除情面,不足以振全域性而擴前功。應請如戶部原奏,簡派廉幹精核之大員來閩接辦”(3)。
除此外,邊寶泉還就船政現狀,提出四條改革意見,其中尤以第一條“造船宜講求實際”最為重要,奏稱福建以往建造的“伏波”等級炮艦“以之運糧、載勇、巡洋、緝盜,頗為得力,惟馬力既微,行駛較緩,不能與商船爭一日之長。船政本為海防而設,若所造之船無事但藉以轉輸,有事難以衝擊,徒糜鉅款,無裨實用”,建議應該停造這類老式軍艦,“應添置機器,募精於工作之洋員,督率在事員匠認真講求,改造新式鉅艦,務使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