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程氏等惹人生厭之人,但也有如二叔公、二叔奶奶這等親切之輩。這座村莊,在帶給她痛苦的同時,又承載了她人生頭十五年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故土難離便是如是,如今她離得近,更是常回來看看。聯絡感情同時,她也順帶取一些白石回去做包子用。
“二叔公,我來看你了。”
她也沒空手,而是順手包了自家做的包子。騎馬回來所用時間短,此刻包子還帶著熱乎勁。
“二丫來啦,你二叔公一早就跟你大伯出去,丈量山腳下那片地。”
“那地怎麼還沒收回來?”
二叔奶奶招呼兩人進來,給穆然端一碗水,開始碎碎念。
“當年雖是咱們沈家吃虧,可隔這麼近,也不好逼得程家太過。程家人在田裡種著麥子,總得等他們收完,再做打算。”
宜悠點頭:“這也是二叔公仁厚,要換做別人,那麼大一片田被人騙取幾十年。不說索要田裡出的糧食,這一季莊稼肯定也不能囫圇的給。”
二叔奶奶笑得慈祥:“咱們又不是吃不上飯,也犯不著整天計較那些。前些年打仗,那片都拋荒了。程家種這些年,也給弄成熟田,咱們享現成的就行。”
“那倒是,我今天來是給你們道喜的。英姐呢,出來吃肉包子。”
二叔奶奶忙朝她噓一聲:“我好不容易才哄好她,你聽一來她就紅了眼,現在叫來老大家的看著呢。”
宜悠指指穆然:“我何嘗不知道,表妹把我恨上了。不過這回確實是好訊息,福愛姑姑她沒死。我也是今早剛知道,這不趕緊來告訴你們。”
“真的?”
穆然掏出文書,將在沈家說的話重複一遍。
二叔奶奶聽完後忙合掌朝越京方向拜去:“太后她老人家,真是那觀世音娘娘轉世,一定會長命百歲。”
拜完她朝房內吆喝:“老大家的,還不快帶英姐出來,她娘沒死。”
撲通一聲,房內跑出一個半大孩子。一身半新的袍子,樣貌與沈福愛有五分相,餘下五分卻多一絲圓潤,正是程英。
“我娘沒死?”
英姐見是她來,忙揚起下巴,神色雖倨傲,但忍不住朝文書瞟的眼神還是透露了她的急切。
二叔奶奶拍她一下:“還不快謝謝你二丫姐,要不是她託人照顧,你娘指不定什麼樣。”
“我才不信,我娘人呢,她在哪?”
穆然將文書遞過去,見她不識字,便一字一句的念給她聽。
“如今她在西北,那邊雖然聽著荒涼,但每個人分到的田地多。如果踏踏實實,辛苦些定能豐衣足食。你娘如今年歲不算大,等幾年京中若有吉事,許能再蒙大赦,到時她便能回家。”
英姐握住文書,再不見倨傲神色,眼淚滾下來,她保住二叔奶奶。
“外婆、舅媽,我娘她沒死、沒死。”
二叔奶奶摸著她的頭:“沒死,你好好聽話,等幾年及笄,她回來也能看你長成大姑娘。”
“恩!”
英姐不住的點頭,宜悠開啟包子:“這是喜事,大家可別哭。包子還熱,咱們趁新鮮吃。”
這回英姐卻懂事的進房拿碗筷,目不斜視的遞給宜悠。
她抿唇一笑,十歲左右的小丫頭正是好面子的時候,她犯不著與其計較。幾人圍坐著,二叔奶奶掰開包子,略帶疑惑的問道。
“這文書上怎麼沒寫福海。”
宜悠揉揉眼:“本來我想等大家吃完飯再說,上京途中二伯試圖逃跑,被州里的官爺下令射殺了。”
“這……”二叔奶奶不知該喜還是悲。
英姐卻一拍桌子,吐出仨字:“他活該!”
老大媳婦忙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