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的地圖,在幻燈片上放出,開始講解“論持久戰”道:
“曰本入侵華夏,雖然前期勢如破竹,可卻打到後面,就會因為後勤補給線拉長,國內資源,兵源跟不上。
第一階段,你們曰軍企圖是攻佔廣川、江城、蘭川三點,並把三點聯絡起來。”
蘇懷邊說,邊指著地圖上的位置,東鄉大將卻是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目光望向了高雲那邊。
蘇懷說的就是華曰戰爭中,曾經發生的事情而已,看來這又是高雲這位華夏參謀官給蘇懷準備的資料。
華夏參謀部還真是看重這次的軍事小說競賽嘛,準備的如此周全。
可接下來蘇懷在臺上的推演,卻是讓在場所有的曰本軍官都微微張開了嘴巴。
“你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至少出五十個師團,約一百五十萬兵員,時間一年半至兩年,用費將在一百萬萬日元以上。
你們如此深入,其困難是非常之大的,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主要目的是想佔領粵漢鐵路和西蘭公路,所以經歷非常殘酷三場戰役。
你們日軍雖然獲勝,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為了保持後勤的運轉,你們必須保持重兵在鐵路沿線,否則只需要簡單的破壞,你們後勤就會癱瘓。
這時,我軍的作戰計劃,把你們這三個運輸線聯絡作為一種基礎,部署持久戰。
這一階段我軍敵後部隊,將化整為零,所採取的戰爭形式,主要的是運動戰,而以游擊戰和陣地戰輔助之,正面戰場血戰抵抗。
此階段中,華夏正面戰場雖有頗大的損失,但是同時卻可以穩定住陣腳。
而你們曰軍方面,士氣會隨著戰局展開,開始表現頹靡,敵人陸軍進攻的銳氣,此階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將更不如初期。
你們將面臨財政和經濟已開始表現其竭蹶狀態,人民和士兵的厭戰情緒已開始發生,各軍團的內部已開始表現其“戰爭的煩悶”,生長著對於戰爭前途的悲觀……”
隨著蘇懷的講解推演,大地圖上的曰本兵力分散,陷入僵局,那些曰本年輕的軍官們只是露出不時驚訝的神情,可松井大佐,與東鄉大將這些高階將領,神色卻越來越凝重了。
雖然蘇懷推演到現在,都是歷史上發生的戰況,但是這華夏人當時曰本陸軍的心態與戰略,完全摸得清清楚楚,這實在令他們有些始料未及。
此刻無論是東鄉大將,還是松井大佐,看著蘇懷那從容不迫的神態,已經漸漸發覺情況不對了……
不對啊……他們一開始以為是自己設下圈套,讓蘇懷跳入了他們熟悉的二戰論辯中。
可現在的情況看起來,蘇懷根本就是早有準備……莫非,蘇懷之前的蓄意挑釁,就是故意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曰本軍部主動鬧騰,把話題繞道華曰戰爭上來了!?
可更令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面。
對於這個時空來說,抗日戰爭後面六年並沒有發生,可蘇懷原本的世界這些卻是真實存在的歷史!
剛才蘇懷講的“論持久戰第一階段”,雖然透析了曰本軍部的情況,可這也只能說明他準備很充分,翻閱了很多資料。
畢竟二戰之後,無數軍事專家都分析過這個過程,很多觀點都被提出過,蘇懷只是選擇了其中相對正確的一個講出來而已。
他很高明,卻並沒有超越所有人的認知。
可到“論持久戰”進入第二階段,性質就不一樣了……
蘇懷跳到下一個幻燈片介紹:
“在剛開始的2年的第一階段後,華曰戰爭就會進入第二階段相持階段。
第一階段之末尾,由於你們兵力不足,將不得不決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戰略進攻終點,我猜測,這個戰略終點可能就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