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稿紙上照著電腦螢幕裡的圖片描畫了一張,筆尖在一處停下,
醜國國家點火計劃採用間接驅動的方法,將充DT燃料的靶丸被放置在高Z金屬柱腔內部,透過將鐳射驅動能量聚焦在輻射腔內壁轉換成X射線以實現內爆驅動,入射鐳射的時間和空間分佈被調製,從而將DT燃料製造成~ 1000g/cm3的外殼層,包圍低密度的點火熱斑。
這是14年時候的資料,而能被陳靈嬰看到就說明醜國至少已經更新換代這一批,儘管目前應該還在使用間接驅動的方法。
陳靈嬰在這一處地方畫了一個圈然後做了個記號。
醜國得到的資料應該是她利用拓撲結構做出了核聚變相關的實驗,並且實驗成功了。
那麼......
將控制熱斑中心溫度的原理和拓撲結構聯合在一起。
騙過醜國。
當熱斑中心溫度達到10keV,面密度到達0.3g/cm2,約等於a粒子截止範圍,當內爆燃料面密度達到1.5g/cm2時,熱斑即保持足夠長並透過a加熱達到幾十keV。為實現這樣的面密度和熱溫度的條件,需要經歷低熵過程,高聚集性球對稱內爆( -30-40)。這需要精確的控制鐳射脈衝和靶型,平衡各種內爆參量的速度(v),絕熱過程(a),熱斑形狀(s),絕熱燃料混合(m)。
事實上點火裝置已經獨立實現了部分指標,但並非同時。熱斑壓力比預計值低百分之五十到三十之間,混合速度比預期值低。
所以新的拓撲結構模型能夠使得點火裝置同時完成全部指標。
陳靈嬰停下筆抬起頭,身子往後一靠。
其中Y13-15MeV為能量峰值處於13~15MeV的未散射中子產額。
dsr約正比於DT燃料面密度,ITFX與廣義勞森判據相關聯,ITFX\u003d1 定義為能量大於1MJ的產額值為50%。
冷凍多層靶中子產額與dsr之間的關係圖。
在2012年,第四脈衝(圖9)的上升沿變緩,產生一個高壓縮低熵的內爆,第四脈衝的長度被展寬後,使dsr值變高,並使ITFX增加至0.1。
陳靈嬰輕笑一聲,如果是這樣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