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勢必危也!!”
“將軍不必過慮。懿以為,此下吳兵各去兩撥,縱然回援,亦需半個時辰。我軍可觀其所變,隨之應付。至於吳寨此下空虛,縱能察覺我軍所動,必然亦陣腳大亂,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之,定能大佔優勢!!”
司馬懿急又勸道。張頜雖非優柔果斷之輩,但此中關乎重大,由不得張頜掉以輕心,又是皺眉答道。
“仲達此計,實在過於冒險,況且縱然事成,恐怕亦要大折兵力!!”
司馬懿一聽,雙眼迸射jing光,彷彿捉住了某個要處,疾聲厲色說道。
“我軍雖折耗兵力,但東吳賊子勢必傷亡更重!!懿此計本意就欲要逼迫吳賊,與我軍耗損兵力!!如今我軍得姜將軍麾下二萬兵力,兵力大增。而陸伯言僅有二萬餘兵力,若兩方共同折之,我軍卻也不懼。待以時機,群而攻之,兩軍兵力懸殊,縱是陸伯言、諸葛孔明,亦無力迴天也!
而以時下局勢,我軍若能攻破陸伯言的兵馬,便能速往吳縣救援,孫仲謀縱有經天緯地之智,負隅頑抗,亦是必敗無疑。伐吳大業,就此功成!!此中深淺,以張將軍才智,定能看出。如何抉擇,但憑將軍所願!!”
司馬懿說罷,屈身拱手就拜。張頜臉色一陣青一陣黑,雙手捏拳,繃得緊緊,咬牙切齒地喝道。
“司馬仲達,你將我大魏將士視於何物!!?你心腸之狠毒,我看比當今有‘毒士’之稱的賈太傅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司馬懿心頭一蕩,滿臉悲愴之色,哽咽而道。
“懿深受陛下恩德,若能輔之克成帝業,一統江山,縱然承受萬事罵名,也心甘情願!!”
張頜深吸了一口大氣,冷冷瞰視著司馬懿,忽然猛地甩袖,轉過身去,寒聲喝道。
“司馬仲達,張某雖不願與你為伍。但張某卻非愚昧昏庸之輩,但願此番莫要令那些為國征戰的將士枉死了!!”
司馬懿聽言,神色大震,強凝神色,再三而拜。
“將軍能當機立斷,實乃我大魏之幸也!!”
於是,張頜依從司馬懿之計,速從城內調撥兵馬。陸遜在對山寨中,見東福大軍將動,心頭一喜,速派一員將士取旗令,速於東南、西南兩角而去,招搖旗令。原來陸遜聽從諸葛亮之計,卻是足足派遣出四部兵馬一同進發。先前兩部速而先進,後兩部卻埋伏於後。無論張頜望東南或是西南趕去接應,都可及時伏擊截殺,然後待前部兵馬殺亂姜維的大軍後,便速回夾攻,齊而攻之。
陸遜以為此番必勝無疑,調撥已定,便向身旁的諸葛亮笑道。
“先生之計如此周全,看來此番我軍又可大獲全勝,教那張儁乂、司馬仲達無地自容!!”
諸葛亮眼光如炬,卻是緊緊地看著山下東福城內的動靜,眉頭深鎖,並無一絲放鬆,凝聲而道。
“右將軍不可輕敵大意。張儁乂、司馬仲達此兩人之才,並遜色於你我。更何況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亮不過一介凡夫俗子,但恐有所遺漏。”
陸遜聞言,以為諸葛亮故作謙虛,哈哈大笑,卻未放在心上。卻說在西南之處,張飛引後部兵馬,見得旗令,速速埋伏已定,又遣快騎急而通報。全琮聽聞張頜將到,立即率領前部三千兵士,忽然加速,望西南前方山林飛馳而去。
另一邊,姜維聽得陳曼回報,故心裡無慮,望西南山林進發,剛到山頭,麾下人馬連日奔波,皆以筋疲力盡。姜維素來體恤軍士,便教軍士紮營歇息,只教數百兵馬在山腰下巡邏提備。不過姜維深知諸葛孔明有鬼神莫測之謀,不敢掉以輕心,嚴令諸軍不可卸甲,小心提備。待扎立營寨,方可卸甲。諸軍得令,各行其事。
猝然間,一陣馬蹄兵戈震響驟然而起。不一時,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