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跟皇上姓了?”
“是啊,咱們這英華,是不是也不由天王作主了?”
“哪跟哪啊,我瞧著吧,天王的意思,好像去”,…他要當了皇帝,不再是什麼都說了算,就有點悔”,…像是主著一家事的老爺子那般。”
民人嘀嘀咕咕著,讀書人則已被震懾得說不出話來,舊儒固然是不堪這番衝擊,新儒則更是糾結。他們想要虛君,可李肆卻是在矮君,削君。李肆所言之君,不再是君父,不再與一國同體,也不再背一國之德,而是實實在在,要行治權。
可他們卻難以責難李肆這番言冇論,聖賢所言之上古三代聖君,就是這般“賢德。”不以天下奉己,視一國為公,奉公而治,才有後世所追的三代之治。
屈明洪深呼吸,低聲向正失神的兒子和同僚道:“這難道不是好事?我等不再是臣子,而是臣僚!三賢之願,雖不能復封建井田,興學校治政,卻是能掌得相僚之權,與君共治天下!”
眾人都是恍然,沒錯,這矮下來的君王,要治天下,終究還是得與讀書人分權。既已不是君父,既已非君國一體,讀書人與君王的關係,自然也就從原本的上下關係,變成了主僚關係,也就如上古三代的聖君賢臣一般,自有他們的一番作為。
李肆將他的華夏之君拋了出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樣的君王,又該怎樣接下朱明交回的天命?
接著李肆卻沒有談這個問題,而是談起了滿清竊占華夏的種種惡行,話題再發散,談到了當今寰宇,萬國林立,天道顯於機巧者紛繁難述。各國逐天道而各成一勢,華夏不再是過去那決塊傲視諸國的中冇央王朝。前有荷蘭人佔臺灣,後有羅剎蠶食北疆,西面準噶爾也動盪不安,歐人正滿地球亂跑,開疆闢地,華夏危機四伏,並非滿清一個大敵。
這番言冇論,若是在江南講,十數萬人裡,準有一半人不以為然,若是在北京講,估計大多數人都要轟然發笑,可在這廣東,民人卻自有一番見識,沒見過洋人,洋玩意見得不少。很多人心中想的只是天王太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咱們英華自己不也日新月異,自成一勢了麼。
“而今新世,續道統,興華夏,我李肆所言的君王,你們要不要!?”
之後李肆高聲問著,禁衛和侍衛親軍高聲呼應,接著是官員,再是民人,十數萬人,一叮)“要”字,喊得半空雲散,大地震顫。
“我李肆……”。
終於到這一步了,額頭已熱意難當的李肆心中暗道。
第四百三十八章 皇英君憲
() 第四百三十八章皇英君憲
李肆深呼吸,讓自己中氣更足,吐字更清晰。
“我李肆在此,祭告上天,願接天命,負華夏再起之責!”
全場一片靜寂,不少人都吞起了唾沫,就是如此麼?李天王,就此要取那天命了?
李肆的聲音繼續迴盪著。
“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我華夏之人,勤勞即能得富貴,善良即可行天下。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我華夏,人人安居樂業,家家得享太平。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這華夏脫五德輪迴之宿命,得百世安寧……。”
“我李肆,與百官相約,君臣相敬,求賢得賢。我李肆,與將士相約,為國而戰,求義得義。我李肆,與士林相約,學為所用,求仁得仁。我李肆,與農人相約,稅古而止,求安得安。我李肆,與工商相約,正道廣開,求利得利。”
“我李肆,與天下人相約,忠孝仁梯,並行不悖。我李肆,與男女老幼、父母妻兒相約,幼有所養,孤有所恤,老有所倚,萬家成國,國利萬家。”
這一番李肆之約,聽得眾人神智搖曳,古往今來,真有這樣的君王麼?即便只是言語,怕也是史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