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真的!”
但讓他們細想想其中可以懷疑的地方,又是沒有多少的,別的不說,只一條——皇帝有可能給別人養兒子,還把自己的江山給了別人的兒子嗎?不可能!肯定不可能!所以,這個兒子必然是被皇帝細細查證過的真的!
那麼,皇子是怎麼淪落到認太監做父的?
因為此事說出去多少也是個汙點,所以皇帝輕描淡寫地說是“權宜之計”,言外之意又給已經不能翻身的四皇子扣了一個黑鍋。
皇帝表演完一段認親的戲碼之後,拉著王平的手跟他一同走上御階,立他為太子,並把他的座位定在了御座之旁。
滿堂朝臣都還在愣怔中,皇帝卻已經自說自話地把這件事處理完畢了,被這件大事震暈的許多朝臣都忘了適才還在爭辯的分明是“三皇子是否冤屈”,在退朝之後,都在議論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後堂,皇帝卻已經不在意那些,他對朝堂的掌控力十分自信,不認為自己說出的話還會出現變故,唯一可慮的便是新出爐的兒子了。
“昨日便說過了,袁太監……”皇帝皺了皺眉,對於救過自己性命的下人,哪怕是個生死予奪的奴才,他也不想隨便處置了,不然豈不是顯得自己刻薄寡恩?但若是不處置,這件事就會成為兒子身上的汙點,認太監做父可不是什麼好名聲,史書上都會記一筆的,少不得還會有人以此來攻訐。
“父、父皇。”昨日才得知“真相”,對此仍有幾分不敢置信的王平今日的表情勉強算是平靜,若是仔細看,或許還能看出一些不安緊張來,但表現出來的仍是強自鎮定的模樣,頗為討喜。
“袁太監總是養我一場,當初,他並不知我身份,父皇又並未與我相認,我只是個農家小子,母親早亡,若不是袁太監把我認回,恐怕我今日也不會有與父皇相認的一天。飲水當思挖井人,這份恩情總是存在的,若是因為名聲有瑕,便恩將仇報,於心境有損,恐怕日後修煉難得寸進。”
王平從沒想過因此害了袁太監的性命,他對此早有安排,如今不過是順著自己的安排繼續罷了,這本是為支線任務準備的,沒想到……
聽到與“修煉”有關,皇帝就不再堅持,他不過是初初引氣入體便得了許多好處,又豈能不知這條長生路必然十分正確?既然長生有望,旁的也都是細枝末節,反正滴血認親已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那麼,其他的何妨寬鬆一些?
“既然如此,也罷,南京那裡的鎮守太監老邁不中用,就讓袁太監去吧。”一言決定了把這人遠遠送走,皇帝也沒多做糾結,繼續問起了後續修煉的事情。
王平把自己總結出來的那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教給了皇帝。此時尚無“修仙”一事,所以也沒那麼多規矩——不允許人間帝王學習。
而皇帝除了對自己兒子狠絕一些,人卻是頗為聰慧的,不然也不能把那一幫子朝臣玩兒得團團轉,所以,學習起來,也是事半功倍。其進境,若不是因為年齡大身體中汙濁頗多拖了後腿,恐怕比王平還要快些。
看到了明顯的好處,皇帝哪裡還會懷疑,一心沉浸在修煉上。早早確立了太子之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太子選了個很靠譜的太子妃,無論是孃家還是本人才幹都可為配,唯一的缺點或許只在於容貌平平,算不得絕色佳人,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皇帝同時還一併給了兩個側妃,並若干庶妃,都是美人。
接著又指派了幾個心腹朝臣輔佐太子處理朝政,而他自己就開始專心修煉,偶爾才過問一下政事。
王平既然不想當權臣,就更不可能當比權臣還要累的明君,何況他的任務又不是這個,見得朝政有人分憂,索性不去理會,專心研究築基之後的功法問題。
對此,間隔一段時間還要自己親自處理朝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