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去大明湖交通工具 > 第541章 讓這些傢伙吃得太飽了

第541章 讓這些傢伙吃得太飽了 (第1/2頁)

“臣蹇義等四百二十一人懇請陛下早立皇后,母儀天下,早立太子,以固國本……”

二月二十一日早上,大朝一開始,以內閣首輔蹇義為首的六部九卿果然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進諫請願活動,共同勸諫永樂皇帝立郭貴妃為皇后,立朱貴燮為太子。

永樂一聽這名單上的數字,心裡不由暗罵道:“看來還是讓這些傢伙吃得太飽了。”

但是,看到大殿之上,大臣們一個個忠貞愛國,群情激昂的樣子,他嘴上還是不得不耐心解釋起來:

“諸位愛卿為國操勞,朕深為感動。朕在南洋雖然立了皇后,但也沒有立太子。”

“朕以為,包括貴燮在內,朕的六個兒子都未成年,如果倉促立下太子,萬一成年後不能治理國家,不正乘了不軌之徒的意嗎?各位飽讀史書,博古通今,你們說是不是?”

狡猾的永樂一開始就透過偷換概念,搶佔了道德高地。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誰在眼下支援立太子,就是想倉促立太子,想倉促立太子就是想立一個昏聵的太子,想立一個昏聵的太子就是一群圖謀不軌的傢伙……

這帽子雖然扣得有點繞,但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大臣們聽後,一時也不好急於反對。

過了一會兒,永樂緩和了語氣,和顏悅色道:“各位,你們看這樣好不好,不如暫時封貴燮為遼王,讓他先治理遼東兩年。如果有了政績,有了治國理政的經驗,到了十六歲之後再立為太子,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永樂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

這下可整得朝堂上下面面相覷,這皇帝怎麼老是不按套路出牌?後面如何按計劃在午門外搞出事情?

營國公郭英問道:“陛下當年之國遼東年僅十二歲,就成為大明親王第一楷模,立太子為什麼要等到十六歲?”

郭英的問話竟然帶著一些不大禮貌的質問證據。他現在已經老得站都站不穩了,但他有足夠的資本倚老賣老。他是皇帝的舅舅,是永樂當初開拓遼東的第一武將,現在又是皇帝的老丈人,皇帝早免去了他的跪拜之禮。

前些日子,他甚至想將自己另一個小女兒也嫁給永樂。這樣他郭家的恩寵真算是舉朝無雙了。

永樂斜了郭英一眼,沒有理他,只是繼續說道:

“想當年,母后曾以遼東苦寒,不讓朕之國遼東。太祖皇帝借孟夫子之言‘天將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說服母后。”

“今日,朕就效仿太祖之法,以解縉為遼王賓輔,以駙馬都尉郭鎮為遼東都司指揮使,前往遼東共同輔佐遼王。大家以為如何?”

永樂再次悄悄轉移了話題,把立太子變成培養太子,又把培養太子變成培養遼王,了無痕跡。

朝臣們正在發楞間,不知如何應對,解縉了站出來,說道:“陛下聖明。陛下正值英年,立太子確實尚早。遼王年幼,臣願意追隨遼王殿下前往遼東歷練,為陛下分憂。”

就在昨晚,當郭愛大鬧後宮的時候,方孝孺又對解縉進行一番叮囑,要他充分利用江南第一才子的名氣說服永樂立皇后和太子。

解縉何其聰明!他一聽永樂那看似商量的語氣,就知道皇帝心中實際上已經有了決斷,於是義無反顧,首先當了叛徒。

他在遼東跟著永樂的時間也算比較長了,知道自己比永樂的段位差得老鼻子遠,只有跟著永樂有肉吃,有酒喝。

解縉一表態,郭英也馬上同意,他覺得培養遼王就是培養太子,培養太子就是立太子,這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嘛。

解縉和郭英一文一武臨陣倒戈,其他大臣也有不少人繳械投降。

在皇帝堅決不立儲君的情況下,這可是攀龍附鳳的最好

最新小說: 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 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 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 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 紫鸞記 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 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 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 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明末之我若為王 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邊水往事同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