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幫,他們之中,又以三教九流,分門別類,招收徒弟,以延百年。
有以武學為尊,謂之正宗的武林正統,如崑崙派c華山派c倥侗派等;有以信仰為緣,招募信徒的名門豪強,如少林派c武當派c峨眉派等;有以生計為重,混跡江湖的天涯幫眾,如丐幫c巨鯨幫c海沙幫等;還有目的各異,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全國各地的大教小門,如聖火教c臨安盟c神拳門等。
江湖本大同,武林皆一家,但歷史在1260年發生了改變。
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被中原武林高手擊斃於合州前線,蒙古內亂,蒙哥之弟孛兒只斤·忽必烈火線迴歸北方,出兵擊敗其弟孛兒只斤·阿里不哥。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
忽必烈繼位之後,立刻對中原武林開始瘋狂打壓,他以為兄汗蒙哥復仇為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中原武林,一時之間,江湖風雲變,血雨腥風起。
忽必烈軟硬兼施c剛柔並濟,或懷柔招安,或斬草除根,或以個人之名挑敗宗主,或以鐵騎之力誅滅滿門,僅僅一年多,中原武林竟已殘敗凋零,無首自潰。
自此,南北武林既分,中原武林半毀,有志之武林人士投奔北斗,重新建立了北斗武林,繼續抗爭蒙古政權,苟活之江湖殘餘歸附元國,安然做起了忽必烈鷹犬。
南方武林自中原武林分裂之後,亦以長江為界,自建聯盟,於各處抗擊元軍,其中,尤以襄陽之戰最為慘烈,幾年之間,南方武林精英死傷大半,南斗武林盟主c丐幫幫主黃芙也葬身沙場,蔣少堯臨危收下武林至尊令,這才有了下月初三的武林大會。
再說這次武林大會,共發出了五十五帖英雄帖,其中,名門正派共發了三十二帖,乃南少林c武當派c峨眉派c江南丐幫c衡山派等武林正宗;江湖大幫共發了十四帖,有長樂幫c巨鯨幫c神拳門等地方一霸;散人豪強發了八帖,如“鐵面判官”黃丹青c“毒蛇郎君”許元龐c“猛龍過江”趙子剛等,最後還有一帖,自然是當日南斗感周伍郎之勇,特贈之。
若按各門各派之教眾基數,這次武林大會少說亦有千人參與,然,時日不多,周伍郎能否如期趕上?
另一邊,忽必烈在攻克襄陽之後,於城內紮營,命人連夜整修,建起高臺一座,一稱“鬥武臺”。
這是兌現當日他對範天君誇下的海口,“我留你一條性命,你去給你師傅張君寶帶個話,讓他召集江湖高手一起來殺我,我在襄陽隨時奉陪。”
“鬥武臺”既已鑄成,還未開封,不幾日,忽傳來大漠生變,急請可汗返回大都之急報。
忽必烈無奈,只得帶著伯顏c安童等親信星夜兼程返回大都。
大都,原是金朝中都,忽必烈即位後改名大都,並將這裡定位首都,大都城高牆深,人口密集,商貿發達,佈局經典。
元朝新建的皇宮大明殿位於大都的中心,由阿拉伯人也黑迭兒設計,中書省官員劉秉忠為總負責人,耗時六年,方告落成,內設大內宮殿c太子府c中書省c樞密院c御史臺等官署,開設四門,分別為大內正門崇天門,北面厚載門,東面東華門,西面西華門。
是日,忽必烈已達大都,也不安歇,帶著安童直穿崇天門,進入大明殿。到了內宮,已有一人站於殿上,此人身材高大,長髮濃須,身穿錦袍金甲,手持一把圓月彎刀,忽必烈一看,正是他的五弟,伊利汗國的伊兒汗,東羅馬c阿拉伯c波斯的征服者,託雷的第五子孛兒只斤·旭烈兀。
看到旭烈兀帶刀站在殿上耀武揚威,忽必烈已是大為光火,“旭烈兀,你這幾年安居偏隅,本該頤養天年,今日怎麼想起前來面聖了。”
忽必烈此話異常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