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勢,身在河北。已然得罪了袁紹,若是再得罪公孫瓚,吾等焉有立足之地乎?”
劉備言罷,關羽、張飛、裴元慶皆低頭不語。
公孫瓚得到這些降卒、馬匹輜重後大喜,一個勁兒的稱讚劉備仁義。
卻說袁紹逃回大寨,顏良、文丑收攏了幾千敗兵也回到大寨。而後張郃也歸來,右肩傷勢嚴重,骨頭斷裂。袁紹命人請郎中救治張郃。袁紹因為輸了一陣,遂堅守不出。
公孫瓚亦是堅守營寨不出,兩軍就這樣對峙了起來。
趙雲閒來無事總往劉備營帳跑。逐漸的和劉關張裴四兄弟熟絡了起來。一段時日後,關羽、張飛、趙雲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不是不帶元慶,實在是沒有人能接他一錘。劉備幾乎每日都與公孫瓚吃酒閒聊。元慶只好借來公孫瓚的兵書,每日觀讀。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忽聞長安有天子使者而來。
原來袁紹與公孫瓚開戰的訊息被董卓知曉。
李儒對董卓獻策道:“袁紹與公孫瓚皆當今豪傑。如今在磐河廝殺,太師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磐河和解之。二人感太師之德,必順太師矣。”
董卓大喜道:“善!”
便命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攜詔書前去。
兩人來至河北,袁紹竟然出迎百里之外跪拜奉詔。
翌日,兩人又至公孫瓚大營宣諭,公孫瓚當即奉詔。並派人致書於袁紹大寨,兩家互相講和。
公孫瓚隨後便撤兵,並且表薦劉備為平原相。
劉備要走了,趙雲相送數十里,劉備即將與趙雲分別,執趙雲手垂淚,心中甚是不捨。
趙雲嘆道:“雲昔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耳!”
劉備言道:“子龍且屈身事之,吾等相見有日。”
趙雲道:“若有機會,雲定去投奔使君!”
最後劉備與趙雲灑淚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