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他就決定再給朝臣們加一加擔子。
發掘水稻,推廣水稻,這絕對是一件值得做,也必須做的事情。
歷史上,滿清就是憑藉著這一條國策,成功的養活了數萬萬百姓。
康熙也是憑藉著這一條國策,成為了聖賢明君。
可以說,就是康熙定下的這一條國策為滿清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使得滿清昌盛了三代,也使得乾隆有了各重作的底氣。
不然,就乾隆那個作法,別說是康乾盛世了,能維持著滿清的江山在他手裡不倒都是個問題。
所以,發掘水稻和推廣水稻的事情,必須做,而且還得好好的做。
“你來回答……”
面對著任瑰的質疑,李元吉並沒有親自作答,而是示意特地被招來的馮智戴作答。
他就生在嶺南,也長在嶺南,對於嶺南的稻米習性肯定非常瞭解。
馮智戴在拱了拱手以後,苦笑著道:“回任公,確實如殿下所說,嶺南的稻米確實是一年兩熟,林邑國的稻米甚至能做到一年三熟……”
馮智戴話說到這裡,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不過,任瑰已經顧不得聽了,他難以置信的道:“真有這種能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的稻米?這怎麼可能?”
馮智戴苦笑著瞥了李元吉一眼,見李元吉沒有搭話的意思,就為任瑰出主意道:“任公,林邑的使臣還有月餘就到長安了,您要是不信的話,到時候可以當面跟他們對質。”
任瑰手微微哆嗦了起來。
馮智戴敢讓他去找林邑國的使臣對質,那就說明馮智戴說的話有很大的機率是真的。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稻米啊。
這要是種上個幾十萬畝,這一年得產多少糧食啊。
只要能在一兩道推廣開,那大唐就徹底告別缺糧的危機了。
只要能解決歷朝歷代都能碰見的這個缺糧的危機,那他們這些人一定會名留青史,並且還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百姓們,以及後世的百姓們也會對他們感恩戴德,並且將他們高高的供起來。
一瞬間,任瑰的目光都變得熱切了起來。
馮智戴覺得任瑰熱切的目光有點嚇人,忍不住給任瑰潑起了涼水,“任公啊,嶺南和林邑雖然有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的稻米。
】
可這種稻米能不能在其他地方生長,誰也不知道。
即便是能在其他地方生長,也未必能做到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所以您還是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說完這話,馮智戴意識到這番話有點跟李元吉唱反調的意思,於是乎又趕忙向李元吉躬身道:“殿下也知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道理,所以這件事成與不成,還是得試試再做定奪。”
李元吉沒急著說話。
任瑰目光依舊熱切的道:“不礙事,不礙事的,只要將嶺南和林邑種滿了就好。”
馮智戴心裡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心也跟著狂跳了起來。
嶺南可是他們家的自留地,一旦被朝廷盯上,那還有他們傢什麼事啊。
林邑可是藩屬,大唐怎麼跑到人家的地頭上去種地啊?!
當然了,對最後一個問題,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桉,但是他不敢說。
林邑是藩屬,大唐是不好跑到人家的地頭去種地,但只要將大軍派過去,將人家的地頭變成自己的地頭上就好了。
他很清楚,在這種關係到糧食的大事上,大唐是不會跟林邑講道理的。
林邑要是夠乖,大唐還能捏著鼻子奴役一下他們,林邑要是不夠乖,大唐肯定會選擇清場,然後在林邑的各個地方塞滿自家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