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5頁)

來進行思考與探索。為此,科幻小說一般都是描敘未來,多半都引入科學的推斷以及尚未完成的技術成果。這類蘊含科學知識的文學作品為廣大讀者提供科學知識,激發他們積極的科學思維,給他們帶來嶄新的觀點。他們便依此去觀察、審視迄今為止所有的歷史,以生活現實去推思未來,促使自己對過去的反思,對未來的幻想。近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已將往日的科學幻想變為現實,這就更進一步激勵科幻小說家更大膽地創作,其作品也不斷地受到廣大科幻小說愛好者,尤其是廣大青少年讀者的青睞。很明顯,大量譯介國外優秀科幻小說,對於在我國對全民進行現代科學技術教育,提倡愛科學、學科學、嚮往科學的精神,實行“科教興國”必是有所裨益的。

董必峰

1997.11.於側陋居

科幻小說及其發展

“科幻小說”(sciencefiction)原本是外來詞,由西方傳入我國;最初被譯為“科學小說”,後來演變為“科幻小說”。其實,即使在西方,“科幻小說”一詞一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廣泛流行。它最初出現在雨果·根斯巴克主編的《科學奇異故事》雜誌第一期,雖然埃德加·愛倫·坡、埃德加·佛塞特和威廉·威爾遜等作家很久以前就曾對一種類似科幻小說的文學型別進行過界定,不過對“科幻小說”真正比較一致的看法,卻是專登科幻小說的流行雜誌確立以後的事情。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幻小說”呢?應該說,“科幻小說”是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科幻小說”的定義也不斷發展變化。

最初,根斯巴克用“科學小說”(sciencefiction)一詞指這種文學型別。他在第一期《科學奇異故事》(1926年4月)的社論裡這樣寫道:“我用‘科學小說’指的是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和愛倫·坡那種型別的故事——一種非常吸引人的傳奇故事,穿插著科學事實和預見……這些驚人的故事不僅產生極有趣的閱讀,而且總是給人以某種啟迪甚或教育。它們以適合讀者趣味的方式提供知識。……今天科學小說為我們描寫的冒險,明天很可能變成現實。旨在表示歷史興趣的偉大的科學故事仍然有許多人在寫……後世的人會說,它們不僅在文學和小說方面,而且在人類進步方面,都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顯然,根斯巴克認為科幻小說是一種教育的、進步的文學。但他這種看法很快被其他流行雜誌的主編們作了修正。40年代主宰科幻領域的雜誌《驚奇故事》的主編小約翰·坎貝爾提出,科幻小說應該被視為一種與科學有密切關係的文學媒體:“科學方法論包括這樣的命題:一種嚴謹的理論不僅解釋已知的現象,而且預見新的尚未發現的現象。科幻小說試圖完成同樣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寫出這種理論用於機器、尤其用於人類社會時會產生什麼效果。”

實際上,“科幻小說”這個術語問世不久,很快就演化成一個亞文化的文類名稱。這種亞文化包括科幻作家、編輯、出版家、評論家和科幻迷。其故事和小說不僅有一些共同的設想、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主題規則,而且有某種脫離外部“世俗”世界的感覺——因為它們的規則對那個世界顯得神秘而陌生。具有這種特點的小說以及最初引發這種特點的小說的文字,逐漸被統稱為“科幻小說”。

這個範疇確定之後,讀者和批評家便用它指更早的作品,把一些類似的故事都歸於這個範疇。於是,許多研究者和作家試圖對科幻小說重新界定,使這種形式既標示當代的一個文類,同時又納入從理論上適合這個文類的早期的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朱迪絲·麥里爾的看法,她用“推測小說”這一術語來代替“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一種‘推測小說’,其目的是透過投射、推斷、

最新小說: 詭異降臨,我被逼成為武道大能 副本遊戲中我憑實力感化所有怪物 創造精靈世界 在驚悚遊戲裡召喚神明 王者榮耀之女神來臨 不是清冷影帝?我不追了你哭什麼 重生末日遊戲之後 求生遊戲:這垃圾我非撿不可 網遊:我有萬倍法強 師兄,我才是哥哥啊! 網遊之武魏之強 全民戰爭:我的血統有億點點窮 網遊不死 崩壞,但是米家全員大亂燉 詭海求生:從先用後付到源海終主 模擬器:從幫派嘍囉成天下霸主 又笙 紅警:入蘇維埃當高官 網遊開局死了99次 你管TheShy叫做新人上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