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寧率領著這個戰術小隊,專門往戰況激烈的地方殺,秦寧在前面喊著向我靠攏,後面的戰術小隊用手裡的毒蛇導向弾和狙擊彈打擊跟秦軍糾纏的兩腳狼。
透過這樣的一點點匯攏,秦寧身邊聚集了上前的秦軍戰士。隨著人數的增加和戰鬥的深入,秦寧帶領的戰術小隊解救袍澤的戰術越來越嫻熟,戰果也越來越明顯。
漸漸地,秦寧身邊的戰士到了萬人之巨!
可是,就在秦寧扭轉了局面,想要消滅對手的時候,兩腳狼居然潮水一般退卻了,秦寧帶人一點點搜尋,數量驚人的兩腳狼竟然憑空消失一般,再也找不到蹤跡了。
秦寧讓所有的戰士全部撤出佔領城市,命令強體戰士組成的斥候小隊進城偵查,務必要搞清楚那麼多的兩腳狼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安頓完了這個城市,秦寧飛身趕到了另外兩座城市。
幾乎是一模一樣,另外兩個城市的戰況同樣慘烈,要不是秦寧及時趕到救援,真不知道要損失掉多少戰士的生命。
天亮時分,戰損的結果出來了。
三座城市一共犧牲了八萬多的秦軍戰士,一名主將重傷,六名副將戰死,物資軍械損失不計其數。
秦寧想到了敵人會瘋狂,也想到了軍隊要加著一萬個小心,可還是出現了這麼重大的傷亡!
無論如何,這樣的戰況是秦寧所不能接受的。
秦寧通令批評駐守三個城市的將領,思想上麻痺大意,是導致這樣重大損失的直接原因。說破天,主將是要承擔絕大部分的責任的。
透過這個教訓,秦寧告誡大家,即便是佔據了城市,也要採取野戰完全防禦的態勢,如果秦軍集中駐紮,在駐紮營寨外有塹溝和障礙物的阻攔,完全有時間應對大規模的兩腳狼軍團進犯。
由此,秦寧還專門設定了今後攻下城市的駐軍防禦工事圖。一定要按照敵人隨時有可能大規模出現的標準,來做好預防措施。
剛剛處理完手頭的事情,秦寧就接到了強體戰士斥候小隊的回報。
在攻佔的城市中,發現了大量的地道。這些地道的出入口,都是隱藏在民舍之內的水缸下,灶臺下,甚至是炕下。
因為這些地方都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戰略戰術重點關注區域,所以被攻擊進城的秦軍隊伍忽視了。
半夜大量湧出的兩腳狼,應該就是從這些地道口出來對秦軍進行偷襲的。
秦寧聽了,不覺一皺眉頭:“探明這些地道的規模,還有通向哪裡了麼?”
斥候回答道:“稟秦將軍,弟兄們沿著地道口下去偵查,卻發現下面的地道四通八達,最遠處走出三十里也沒有到盡頭。考慮到秦將軍還等著彙報,所以就把這些情況暫時匯總,先給你彙報一下。”
秦寧頓時明白了,北皇子跟自己玩起了地道戰啊!
或許自己在東皇子那邊採取了這種戰法,給北皇子以靈感,就採用透過挖掘地道,擴大自己的戰略空間的戰略方法。
還別說,秦寧對於北皇子的地道戰,還真是有點頭疼。
在地面上,秦軍的重炮等重火力裝備能夠起到驚人的輔助地面部隊的作用。而一旦碰上了挖地道這樣的戰法,重炮,大型飛行器,甚至是手炮這樣的火力軍械基本上就廢了。
如果對方把地道挖得再長一些,再複雜一些,把數量龐大的兩腳狼隱藏其中,還真夠秦軍受的。
這就好像是打老鼠,在地面上,圍追堵截幾下子就乾死了。但要到了地下,你得一個個坑洞掏,是周旋還是作戰,完全是根據對方的意圖進行。
一條十幾里長的坑道,就要用一萬數量的人手進行掃蕩。要是對方挖掘了足夠數量的地道,光是分散兵力就夠秦寧頭大的。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