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濤這個當事人,拿上東西后,很快和楚曼文離開,繼續在坡子街裡面溜達。
如今的坡子街,想要在這邊撿漏,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多人別說好幾個月,有時候甚至一年半載的,都很難在這邊撿漏撿到寶貝。
王小濤繼續逛下去,自然也沒有什麼收穫。
不過這心情,明顯是好了很多。
已經收穫了件估價一千七百萬的德化窯白瓷達摩相,這就很不錯了,即便是接下來繼續逛到底,也不會再有所收穫,那也是值得的。
“曼文,幹嗎總這樣看著我?”
繼續逛下去的時候,楚曼文的目光一直都是落在王小濤身上的,直把王小濤一個大老爺們,給看得有些尷尬。
“看你厲害唄。”
楚曼文笑著回來了一句。
“這件事情,你又不是知道一天兩天了,不用再刻意強調。”
王小濤非常臭屁的回道,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有些愛上這種和楚曼文說話時調侃的感覺。
“不趁著機會,給我好好科普一下,德化窯白瓷的鑑定要點?”楚曼文笑問道,對於古玩她雖然也懂不少,可以算作真正的行家,但比起王小濤這種,那就差的太遠太遠了。
王小濤點點頭,趁著機會便開始給楚曼文科普:“德化窯白瓷的鑑定,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然後還要掌握兩個要領。”
“第一,迎光透視觀察,但凡是真正的德化窯白瓷,迎光或者燈光透視下,全部均應透光,如果不透光就是贗品。”
“第二,真品釉面溫潤弱光,仿品釉面一般光澤度過亮,給人一種刺眼的感覺。”
“第三,仿品一般為模型注漿後分段安裝而成,但凡採用注漿工藝的仿品,器內會出現瓷漿流動的紋路,一般呈垂直狀,且胎體薄而輕,釉呈奶白色,放大鏡下會有氣泡,無真品腴潤悅目之特徵。然後造型往往千篇一律,猶如印刷製品,入目的感覺是過於歸正、死板、毫無生機。真品則是手工捏塑堆貼,這會造成捏介面處留有手工捏製的痕跡,所以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造型仔細觀察時,會發現有細微的差異變化,這是德化窯白瓷獨有的特點。”
“兩個要領:一是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易損部位有無斷裂痕,介面是否為舊痕;二是聞,將瓷器放在一個無任何異味的器皿中一段時間,然後在室內無風靜止的狀態下,將器物迅速從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間,用鼻子聞其味道。”
說話間的功夫,兩人已經又走過了十幾家攤位。
這個時候,王小濤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吸引。
如果發現那件德化窯白瓷達摩相時的情況一樣,這樣一件不大不小的瓷瓶。
直口,長頸,溜肩,有三條凸起的橫稜,腹部呈八稜,圈足外移。灰白色、質緻密,釉呈淺青綠色,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
但從器型和釉色來看,應該是越窯青釉八稜瓶。
唯一看上去有些可惜的是,在這樣一件越窯青釉八稜瓶的長頸上,炸開一道貫穿整個長頸的裂紋。然後外面的釉色還很不對勁,看情況好似是因為儲存不善,導致的釉色脫落。
幾乎是在王小濤視線落在上面的一瞬間,只見一股乳白色的霧氣,便自這件巨大的瓷瓶上,蜂擁而出,一股腦的湧入雙目,可見裡面儲存的能量,又增加了幾絲。
緊接著,是腦海中響起的異能鑑定聲:
“品名:越窯青釉八稜瓶,產地:古越州今紹興上虞,生產日期:晚唐757年11月11日,品相完整度:百分之九十五,市場評價:三百萬左右。”
於此同時,眼前也開始呈現出了,這樣一件越窯青釉八稜瓶,從坯胚製作燒製,到上釉燒窯出窯,再到流傳至今的一幕幕,都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