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刑逼供,張儀被打得五體稜傷,始終不承認,昭陽怕出人命,只得放了他。
張儀回到家,問妻子“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告訴他還在,張儀苦笑著說“只要舌頭在,我的本錢就在,我會出人頭地的”。半年後,張儀的傷口癒合,他們又回到魏國,再進入秦國。
鬼谷子是一代縱橫學說宗師,他的學生蘇秦學業期滿以後,躊躇滿志,自以為可以說遍天下,位極人臣,結果在秦國大受挫折。而另一個學生張儀出師以後,比蘇秦還不如,非但沒有富貴,反而還被冤枉得遍體鱗傷。
鬼谷子說:“古人有言說:‘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諱忌也。眾口爍金,言有曲故也。”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是不能輕易開展“遊說”活動的,否則就會陷入“眾口鑠金”的被動境遇。
韓信鬱郁不得志
韓信鬱郁不得志
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歷任齊王、楚王、淮陰侯等。
年輕的時候,韓信混得很不如意,家裡比較窮,平時品行一般,也不太注意人際關係。儘管有不錯的才華,但是沒有辦法被推舉為官。然後別的方面又沒有什麼特殊的謀生手段,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更不會做生意。這樣,韓信就只好在別人家騙吃騙喝,導致幾乎所有的人都很討厭他。
韓信一度在某位亭長家裡面住了幾個月,亭長老婆非常不高興,就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開飯的時候稍微燒些稻草,弄點炊煙出來,等韓信過來準備白吃的時候,又不開飯。如此一來二去,韓信已經預感到別人不歡迎他,只好離去。
韓信沒飯吃了,只好在城邊的小河裡面釣魚為生,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在這條河河岸上有一群中年婦女,她們依靠給城裡的大戶人家洗衣服為生。有一位大媽看見韓信很可憐,就用洗衣服賺到的錢給韓信做飯吃,讓他白吃了好幾十天。韓信非常感激,對大媽說:“我將來一定會重重的謝你!”結果那位洗衣服的大媽頓時大怒說:“大丈夫不能依靠自己吃飯,我是看你像個有才能的人暫時落魄而幫助你,難道是指望你將來報答我嗎?”
淮陰城中有個流氓看不起韓信:“韓信長了一個大個子,身配寶劍,其實是心中害怕,壯壯膽子而已。”然後當眾侮辱韓信:“韓信你要是不怕死,就來砍我;如果怕死,就鑽我的褲襠!”韓信抬頭仔細看看對方,就從這個流氓的褲襠裡鑽過了過去。在場所有的人都狂笑不已,都認為韓信是個膽小鬼。這個典故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跨下之辱”。
秦末,天下大亂,項梁率領楚軍渡淮河攻擊秦軍,此時韓信就投入了楚軍中,幹一些跑龍套工作。後來楚軍在定陶敗於秦軍章邯,項梁陣亡,韓信歸屬項羽,當了一個“郎中”的小官。韓信多次向項羽提一些建議,項羽都沒有采納。
秦朝滅亡之後,劉邦被封為漢中王,韓信預感到在項羽手下不會有什麼前途,就投靠了劉邦。
韓信最初未被漢營重用,後來因為涉嫌犯軍法被處斬,在行刑時已有十三人被斬,臨到韓信時,他見到夏侯嬰,便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感到驚奇,釋放了韓信,後來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任韓信為治粟都尉,但韓信並不滿足於這個職位。
韓信與蕭何數次談話,蕭何對他有深刻的印象。到達南鄭一段時間,韓信估計蕭何已經向劉邦推薦自己,卻沒有音訊,感到不受重用,於是離開漢營,準備另投明主。蕭何聞訊,認為韓信這樣的將才不能輕易流失,於是蕭何不及通知劉邦便策馬於月下追韓信,終於勸得韓信留下。
起初,劉邦聽說蕭何逃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