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安繼續道:“如今落實軍銜制度,就是要在軍中建立起明確的規範,下級要無條件服從上級,士兵不是任何將領的私產,要有完備的考核升遷制度,要人盡其才,要能服眾……”
政事堂會議,王寧安親自闡發了整個軍制改革的構想。
所有士兵,分成將、校、尉三級,每一級又分成少、中、上三個層次,加上普通士兵,一共十級。
王寧安認為,以目前大宋的軍力,主要的威脅是龐大疆域內部的叛亂,尤其是殖民地的叛亂,因此需要建立起小而靈活的建制,才能應付挑戰。
因此軍中的基本單位為營,由少校軍官統帥,同時又設立副手和參謀,共同領軍。所有大宋的軍隊,總計編成650個營,作為基本的野戰部隊。
另外還有水師,騎兵,炮兵,工程兵,醫療兵等等,兵力總數為48萬人。
為了應付天竺的叛亂,王寧安宣佈,要從禁軍開始,快速完成整編,改組之後,禁軍南下嶺南,接受適應訓練,半年之內,開赴天竺,平定叛亂。
同時,又調遣200艘戰船,以及5000名海軍,火速攜帶軍需武器,支援天竺總督,穩住大局。
面臨叛亂,兵部,樞密院,參謀部的效率都是空前的,他們很快就拿出了方案,而且迅速落實,整個禁軍,都開始了全新的整編。
這一次的改革,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以狄青,楊懷玉,慕容輕塵等人為代表,他們是鼎力支援。
因為採用軍銜制之後,提高了戰鬥力不說,軍中的上將,僅次於政事堂諸公,甚至高於六部尚書。
過去擔心武夫專權,就拼命壓低武人的待遇,把統兵大權給了文官,弄得不倫不類。
現在好了,採用軍銜制,根本不用擔心武人造反,換句話說,也就不用過分貶低武夫。
為國流血犧牲,終於換來了應得的地位。
每一個將領都格外振奮,哪怕是退了下來,他們也心滿意足。
王寧安已經私下裡透露,對於這些年的有功老將,即便是退役,朝廷也要給予優待,部分人員會被授予大將軍銜,至於狄青和楊文廣,因為有開疆之功,王寧安決定要再增加兩位異姓王。
繼王寧安和文彥博之後,大宋又會出現兩位異姓王,而且全是軍方的,這讓武夫們振奮不已。
像慕容輕塵等人,更是每天湊在一起,對秦王滿口子稱讚,五體投地。
他們是真高興,還有些人也是高興,但他們的算盤卻不是一回事兒……
“王寧安,你弄權了!”
一個頭發花白的病公子滿臉猙獰,不停咳嗽,慘白的小臉,露出了病態的乾紅,眸子裡,充滿了荼毒的光!
不是別人,正是王!
人都會成長,從前王以聰慧自詡,結果雲州一案,他身敗名裂,靠著裝瘋賣傻,才僥倖活下來,可從此之後,父親看不起他,妹妹看不起他,堂堂大國舅,就跟地溝裡的耗子似的,見不得人。
每一天都是十八層地獄般的煎熬。
王寧安拿走了他的權力,名聲,家庭,健康,讓他變得一無所有……這個仇恨,那是永遠無法化解的,就像是詛咒,每一天都在蔓延侵蝕著王。
最要命的是他還要裝成幡然悔悟,裝成洗心革面,承受的折磨成倍擴大。
支援王活下來的唯一動力,就是復仇。
可他也清楚,王寧安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他也根本沒有力量報仇,唯有在漫漫黑夜中,等待著永遠不會出現的機會。
想不到的是,機會竟然真的出現了,王寧安動了軍權,如果讓他做成了,皇帝還剩下什麼?
就算他們君臣感情再深,又能怎麼樣?
我就不信,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