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大校方的領導,負責提交材料和共同稽核。
然後再從校學生會里招收一些大二、大三學生處理一些瑣事,框架基本就搭好了。
實際上,所謂的援助型別基金會,盈利從來就不是重點,管理和監督才是重中之重。
第一批的貧困生援助基金髮放時間定在期末的時候。
到時候期末成績一下來,結合平時的表現,以及各自家庭環境,崇大校方領導與基金會的專業人士會交叉稽核,然後整理出一份名單,交給陸恆。
陸恆到時候只要覺得沒問題,在上面簽字,那麼就代表著一筆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說很龐大的一筆錢發下來。
這筆錢的申請條件,已經在陸恆的刻意傳播下,讓整個2013屆新生都知道了。
至於那個自主創業基金會,也如火如荼的辦了起來。
就這一個月的時間內,陸恆就接到過三份創業計劃,不過在他看來都不怎麼樣。
沒有可行性,不切實際的幻想居多,全都被他打回去了。
當然,在打回去之前,他也親自和那些創業大學生聊過,指出了他們創業計劃中的不足之處。
並且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多做市場調查,完善好創業計劃,再來申請。
說起來,餓了麼公司,也是崇慶大學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得到過學校的支援。
在正式開始成立之前,肖建國他們也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
有這麼個例子在前,對於陸恆的處置,倒是沒人質疑。
日常生活中,對於陸恆好奇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遇到幾個班級一起上大課的時候,不少學姐學妹們都會混進來,就只為近距離看一眼陸恆。
陸恆苦笑之餘,也算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影視小說作品中校園風雲人物的感覺。
那真的是走到哪裡,都會帶起一片驚呼,哪裡都有人注視著你。
尤其陸恆的餓了麼公司最早就是在崇大這邊發展佈局,對這邊滲透相當厲害,許多學生都習慣了這款外賣軟體。
那些人每用一次餓了麼,就會下意識聯想到這個活在自己生活範圍內的校友。
日積月累之下,陸恆在崇大的名聲,那真的是無法言喻。
或許有人不知道校長叫什麼名字,但是絕不會有人不知道陸恆這兩個字指的是誰。
陸恆在克服學校生活中種種不便的同時,也欣慰的看著這一切順其自然的發生。
將個人的印記,烙印在崇大這座歷史悠久的學校上,對他而言無疑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那些生活上的不便,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吳明明和肖建國兩處地方的情況,陸恆也在實時跟進。
在得到充足資金的保障下,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兩個分部陸續成立。
一些早被發現的問題,一個個的被解決掉。
餓了麼董事會成立,陸恆再一次接待了計越、彭蕾等人。
一些之前融資合同上註明的合作要求,也有條不紊的展開,餓了麼陸續成立了幾個部門。
在陸恆掌控下,餓了麼最近的過渡倒是沒什麼風波。
現在餓了麼的重點,就得看吳明明和肖建國那兩處所在的成效如何。
如果成效極好,那可以預見接下來餓了麼的擴張速度瞬間就會上一個臺階,到那時,就真正是餓了麼騰飛的時候了。
送走了計越他們,陸恆坐在車中,鬆了一口氣。
瞥了一眼前面的陳先芝,陸恆問道:“我的訓練計劃安排出來了嗎?”
陳先芝沉穩的回答道:“已經安排出來了,明天就可以開始正式訓練!”
陸恆露出笑容,他倒是對陳先芝的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