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裴玄仁其後所說的話,終於略略打動了他——“若使修煉有成,白晝飛昇,至於天上,乃可離脫塵世因果,得大逍遙、大自在,無所能而無所不能,無所為而無所不為。是非人也,乃仙也,一入仙途,視凡俗如雲煙耳,且可與天地同壽,不殞不滅。”
嗯,要是真能夠破碎虛空,抵達另一重境界甚或是世界去,探索只有在中才存在的未知,到是有點兒意思。不過……這若是跟縱橫亂世,與關、張、趙為伍,與諸葛、司馬為友,精彩一世比起來,究竟自己應該選擇哪條道路呢?還真是有點兒難以抉擇啊。
他跟這兒沉吟不語,裴玄仁忍不住就問:“汝何所思,慮及家人兄弟耶?”
張祿輕輕搖頭——他光保留了此世張祿的記憶、學識,還真是沒有保留什麼情感糾葛,何況父母都已經亡故了,光留下一個小兄弟,並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關鍵是——“世之將亂,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也,豈可遽棄?”
裴玄仁聞言,目光略一閃爍:“汝無乃得聞‘太嶢’之讖,而欲身應之乎?”xh:。126。81。50
第四章、長人執弓,射卯金刀
裴玄仁問張祿,說你是不是聽說了相關“太嶢”的讖語,所以想要去嘗試一下哪。張祿聞言,不禁茫然地眨眨眼睛:“何謂耶?”
裴玄仁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實言相告:“吾亦頗知世間事也。前張角以妖法惑民,尊太一仙,謀圖社稷;張純聯烏丸而號彌天將軍,寇掠幽、冀間;又有張牛角暴起博陵,張貂煽亂河南,張修、張魯於漢中行五斗米法——何欲亂此世者,汝張姓獨多耶?汝可知否?”
張祿心說是啊,這還真是個問題,為什麼自己從前沒有想到過……要說漢末群雄並起,想要挖老劉家祖墳的比比皆是,然而最有名的那些以宗教煽動老百姓,據說還會妖法的傢伙,大多數都姓張——張角兄弟,張陵、張魯父子,還有張牛角、張燕、張修、張純、張貂,等等。就算張是大姓,也不至於短期內聚集起那麼多妖人來啊,難道說姓張的天生適合修道……啊不,造反?
“請長者解惑。”
裴玄仁說緣由其實很簡單,就是來自於一則修道界的讖謠——“長人執弓,射卯金刀,斃之太嶢。”
張祿這一世也算是個讀書人,這簡單的拆字遊戲還是會玩兒的:所謂“長人執弓”,就是左弓右長,合個“張”字;所謂“卯金刀”,合起來是個“劉(劉)”字。因此這則讖謠大意是說:將有張姓攻打劉姓,最終將對方消滅在一個叫做“太嶢”的地方——“嶢”指山高,太嶢可能是指太山(泰山),或者別的什麼高山,也說不定仍為隱語,要打某一地名。
所以修道界那些姓張的聞此讖語,就全都跳出來造反啦,覺得自己可能上應天心,下合民意,有機會推翻劉姓的漢朝,進而奪取天下,穩坐江山。也因此張祿跟裴玄仁說:“世之將亂,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也,豈可遽棄?”裴玄仁要問他:“汝無乃得聞‘太嶢’之讖,而欲身應之乎?”你也是聽信了那則讖謠,覺得老子同樣姓張,可以嘗試著去逐鹿中原嗎?
張祿心說別扯了,最終推翻漢朝的是“魏”,是“曹”啦,就沒姓“張”的什麼事兒——張遼、張郃,都只是曹家武將而已,不可能應什麼讖語。而就算曹魏並沒有統一中原,不算正統王朝,後面也是司馬氏的晉朝啊——至於張姓,慚愧,上下五千年,我還真不記得咱老張家也有人做過皇帝呢。我讀書少,你可別蒙我,起碼什麼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之類的大朝代,皇帝姓啥我還是都知道的,其中就沒有任何一個張。
嗯,貌似有個張邦昌,也是做過皇帝的……可是且先不說那是金國所立的傀儡政權,時代也得好幾百年以後啦,怎麼可能跟這漢朝的劉姓捱得上邊兒?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