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小村壯志】………
帶著酒後的微醺與渾身的倦怠,林恩11點入眠,7點起身,舒舒服服地睡足了8個小時,而現實也給相特爾中校這一類思維刻板的人上了一課:想用尺來丈量世界的行為是極其愚蠢的。
作為名正言順與外界相通的海港漁村,厄格爾的物產雖不算豐饒,至少在這個季節不愁吃用。臨行時,巡邏隊員們每人獲贈了兩條烤魚和兩瓶烈酒,德意志第三帝國鼎盛時期,軍隊人員尤其是軍官的生活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若是在佔領區任職就更不用說了,可如今他們面對著值不了幾個錢的禮物卻一個個喜笑顏開,恰也印證了費克中士之前所說的那句話:保證每叮”人都會流連忘返。
離開厄格爾,巡邏隊在領隊嚮導的帶領下轉而朝遠離海岸的方向行進,少了海景,沿途的景觀卻一點都不單調。在林恩看來,這“上級安排”的路線似乎特意挑選了這片區域的最佳觀景點,最險的山、最峻的嶺,最有型的樹叢,最秀麗的湖泊,一路上大飽眼福。是夜,巡邏隊再次在野外1ù營,天公十分配合,並沒有用冰冷的雨點戲耍這些身份特殊的旅行者,睡在質量不錯的寒帶專用睡袋裡,零下七八度的氣溫也不是那麼的寒冷。
北極圈的初夏,太陽早早升起,領隊嚮導仍舊在4點半招呼隊員們出趕路,行至中午,一行人開始攀爬整個巡邏行程中最險峻的山峰。這衡不是為了更好地觀賞風景,而是因為靠近山頂的位置建有一座秘密的觀測哨所,巡邏隊的一項固定任務就是為駐守在此的哨兵們提供補給,若走到了輪崗時間,前來輪換的哨兵也會隨巡邏隊前來。
前面一路,隊員們還不覺得出前所受的登山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到了這裡才深有感觸。此山頗高且山勢險峻,從半山腰往上積雪量逐漸增加,凜冽的寒風更是沒完沒了地颳著,往上的每一步都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在這樣的攀登過程中,巡邏隊的大部分人員都展現出了職業軍人良好的體魄和耐力,但也有人因為天生的恐高或是相對虛弱的身體拖在後面。好在並非22人連同騾子都要爬到哨所的位置,最後兩百多米也是最為陡些的一段,由數人揹負補給物品攀爬上去即可。
兩位山地兵出身的嚮導自是責無旁貸,其餘人員考慮身體狀況自願前往。林恩自覺狀態尚可,而且想要完整地觀察基地周邊的環境,也主動報了名。最終的登山小隊由兩名嚮導加五名自願人員組成,包括巡邏隊中唯一的空兵軍官卡爾魏倫法克斯少校。
冰雪覆蓋的山岩、近乎毒直的絕壁,這是一段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路程,在如此惡劣的地形面前,德軍山地兵的專業素質就充分體現出來了。費克豐士和艾格勒下士一馬當先,在前面扎繩釘、曳繩索,幫著四位身體健壯但基本沒有登山經驗的同伴一寸一寸往上攀爬,接近哨所時,哨兵們也下來幫忙了。
如此一趟還算順利,林恩仍覺得爬一趟比原先攀巖十次還要艱難一一刺jī程度同樣在十倍以上。
站在靠近山巔的哨所,雖不至於產生空氣稀薄之感,放眼望去可真是一覽眾山小。拿上望遠鏡,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能夠非常清楚地觀察到東北和東南方向相當遼闊的一片區域,隱蔽前行的小分隊不敢說,但上百人的隊伍只要出現在2o公里範圍內,哨所就能夠作出預警,那可是幾乎一天的徒步行程!
和基地所在峽灣口的觀測哨所不同,這座建於山巔之上的哨所條件才是真正的艱苦,它佔地還不到十平方米,生活必備品和兩臺無線電裝置佔據了大半的空間,餘下的位置只能夠騰出兩個鋪位,以至於三名哨兵必須輪流休息。更要命的是,由於電話線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