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片天,讓家裡的人過上好日子……
才不需要別人養她,她也是個要強,不服輸的人……
“葉無憂,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同等的尊重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相互的尊重才能構成和諧社會。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用真誠尊敬的心對待他人,才能得到發自肺腑的尊重。
如果你不能真正的尊重我,我才不會讓一個不尊重我的人做我男朋友,我也不會嫁給這種人……”
唐婉兒長篇大論地道。
第八十九章 雨巷
不想與唐婉兒在這個話題糾纏下去,轉移話題哄著唐婉兒開心……
時間如流水,總是不經意間,悄悄地從你身邊溜走……
葉無憂一旦要是哄唐婉兒開心,那簡直就是舌燦蓮花,講起小時候山裡面的很多趣事,把唐婉兒這個羞澀的小女孩也逗的咯咯直笑,都忘了葉無憂的討厭之處。
直到上課的第一遍鈴,唐婉兒才驚慌地回過神來,說道:“啊,該上課了,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
“那就不上了嘛,我還沒講完呢……”葉無憂對於上課鈴罔若未聞,意猶未盡地道。
“那可不行,怎麼能不上課呢?”唐婉兒皺起了眉頭。
“那為什麼非得上課呢?”葉無憂反問。
唐婉兒頓時有些無語,嗔道:“學生當然得上課,快點,一會就要遲到了。”
“好吧好吧,上課去,我家婉兒的命令,怎敢不從……”
唐婉兒俏臉一紅,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又說道:“那你等我先進去,過一會你再進去,免得讓人看到我們在一起,引起什麼不必要的誤會……”
“這能有什麼誤會呀,這是事實嘛,何必遮遮掩掩的呢……”
“你……求求你好不好?”唐婉兒哀求著葉無憂。
“好吧好吧,你先走吧。”葉無憂見她的樣子,又於心不忍,擺了擺手道。
唐婉兒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然後轉身就快步往教室而去,剛一出樓梯間,她就看到了不少的學生正在回教室上課,頓時心裡有些發慌,有點做賊心虛的感覺,低著頭向教室門口走去。
沒過多久,待葉無憂也跟著走了進去,望了望,沒人發現什麼異常,唐婉兒拍了拍胸脯,方才鬆了一口氣。
這節課是蔣大炮的語文課,在一番上課,下課的禮節之後,蔣大炮開始正式講課。
這節課他講的是戴望舒的《雨巷》。
首先他講的是《雨巷》創作背景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戴望舒時年22歲。
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戴望舒,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
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綵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
個性的輕柔、憂鬱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蔣大炮講著講著都已經沉醉在了《雨巷》的意境之中,在哪裡自顧自言地講著。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
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