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各方的頭頭腦腦們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德國在和美國談判。
所以歐洲的頭頭腦腦們多少都鬆了口氣,沒有什麼比戰爭即將結束更令人高興,因為再打下去不少人說不定要被國內人民架在火上燒烤了。
45年二月初,美軍在北非發動反擊,意圖將戰線恢復到古德里安開始進攻前的狀態。布拉德利制定了一個看起來挺不錯的作戰計劃,但進攻開始沒多久就陷入了停頓。
另一個時空布拉德利在歐洲戰場也組織過幾次進攻戰,也不是沒有取得過比較輝煌的戰績,但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進攻中凡是巴頓得到全力以赴的支援的,都取得了成功,凡是巴頓得不到足夠的資源的,基本都進展緩慢。
法萊茲包圍戰中,巴頓挺進神速,立下汗馬功勞。可在隨後的作戰中,由於政治原因盟軍的補給向蒙哥馬利的部隊傾斜,導致巴頓在挺進梅斯的路上沒油了,使得巴頓沒有順利在德軍設防之前佔領梅斯。之後布拉德利的攻擊計劃也因為德軍在梅斯的抵抗而無法完成。
而在著名的突出部戰役中,巴頓再次得到全力以赴的支援,巴斯通之圍被迅速解除,但在突出部戰役結束後,布拉德利再次在自己的作戰計劃中給巴頓下絆子,巴頓的第三集團軍又一次得不到足夠的補給。
這裡面還有個軼事,巴頓命令自己的後勤補給人員喬裝成布拉德利直轄的第一集團軍的後勤人員,從第一集團軍的油料轉運倉庫中冒領了一大批油料,這才使得第三集團軍得以繼續進攻,但攻勢仍然因為油料不足而嚴重受阻,這使得盟軍直到三月底才越過萊茵河。
另外,布拉德利還兩次否決了巴頓的建議,其中一次就是在突出部戰役,當時艾森豪威爾要求巴頓以最快速度準備六個師向巴斯通進攻解救被包圍的101空降師,巴頓不但在48小時內就讓六個師做好進攻準備,他還進一步讓自己的第三集團軍做好了作戰準備,然後他向布拉德利建議,不直接拯救巴斯通,而是向圍攻巴斯通的德軍後腰突進,對德軍實施反包圍。
這個建議被布拉德利否決了,於是參與阿登進攻的不少德軍老兵得以撤回出發地,在之後的防禦戰中給美軍造成了不少的麻煩。
而這個時空,布拉德利再也沒有巴頓的大腿可以抱了。
二月底,古德里安拋開林有德的混成進攻,玩了一把另一個時空的他最擅長的德式閃擊戰,一下子包圍了大概十萬美軍——北非戰場小,能展開的兵力少,就算古德里安想要包圍更多美軍,也沒有那個條件。
在這十萬美軍投降後,里斯本的談判變得完全一邊倒了。
**
現在阻礙停戰的,其實就是戰後利益劃分這件事——畢竟這是停戰,停戰的意思就是雙方都還有繼續打下去的能力,只是覺得繼續打不划算,這才想要和對方商量一下要不我們別打了,直接分贓好不好。
既然是分贓,那就得爭利,說直白點就是劃分停戰之後的勢力範圍。
美國人一開始是要求解散人類革新同盟,蘇伊士運河國際共管,中東石油共同開採,等等等等,林有德根本就不可能同意這些條件。
但隨著北非局勢的變化,美國人漸漸不提人類革新同盟解散這事兒了,後來乾脆中東石油這事情也不提了。
不過,在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不知道美國是不是想要拉英國一把,所以一直不鬆口。美國同樣沒有鬆口的還有在中國劃江而治的提案,按照美國這個提案,南方是新明共和國,北方則仍由舊的明帝國政府統治。
林有德當然不能同意這一點,所以德國密使也緊咬著不鬆口,就是不同意美國一直堅持的這兩點。
或者用外交術語,叫“我們對美方部分觀點持保留意見”。
後來林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