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組建字頭部隊的經驗,這支部隊要“出師”還得等上一兩個月,那時候老兵士官們都把新兵蛋子訓好了,政工幹部也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團隊氛圍,到那時候強有力的字頭部隊才正式宣告誕生。
也就是說在幾個月之內,林有德是得不到他自己下令組建的精銳部隊的支援的。
作為替代,伊瑟拉把一個裝甲師送上了列車,此時他們正在羅馬尼亞那低效率的鐵路系統上忍受著顛簸和火車那慢吞吞的速度。
相比陸軍力量,林有德的空中力量則相對比較充實,他手裡有JG42、43、44三個BF109戰鬥機聯隊,還有一個新組建的JG52戰鬥機聯隊,裝備109的最新改型109F4。
他還有六個俯衝轟炸機聯隊,分別部署在克里特、塞普勒斯的機場上,他還有兩個戰術轟炸機聯隊,裝備雙髮長程戰術轟炸機。
而在地中海東岸的貝魯特,一個新的機場正在趕工,一支芬蘭空軍的戰鬥機部隊和一支法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將會進駐這個機場。
以色列的猶太人也承諾會在耶路撒冷附近建造機場提供給同盟軍使用,但前提條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軍隊不得進入聖城耶路撒冷附近一百公里的範圍內”——說白了就是在膈應土耳其人。
林有德到任之後看到猶太人的要求那是一個頭兩個大,心說你們要鬧矛盾等戰後再說好不好,到時候你們願意打多少次中東戰爭就打多少次,老子還支援你們打,這樣老子就能專心挖油做油霸了。現在你們鬧個毛啊!
頭疼歸頭疼,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土耳其軍隊不能接近耶路撒冷一百公里以內,這特麼耶路撒冷往西不到一百公里就是地中海,往東一百公里則已經深入約旦境內,到阿拉伯沙漠裡面去了。
這個時空,奧斯曼苟延殘喘了十幾年,導致英國沒能在約旦建立自己的傀儡國家——英國人叫委任統治國家,實際上就是傀儡國——正因為沒有英國人出手建立傀儡國,這裡的阿拉伯部落處在持續不斷的戰亂紛爭中,淡水河谷在伊拉克的行動,讓大量伊拉克的阿拉伯部落遷入約旦,這使得衝突進一步升級,在歐洲大戰正酣的這會兒,在約旦這小小的土地上,阿拉伯人的大混戰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德國的偵察機從東地中海戰區建立之後就一直在約旦上空晃悠,得出的結論是約旦根本不具備作為軍事補給通路的條件,它那糟糕的道路狀況以及隨處可見的充滿敵意的阿拉伯武裝,使得讓部隊透過這片地區變成了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而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同意猶太人的前提條件,土軍就基本沒辦法從陸路前往西奈半島,林有德至少得讓猶太人把這個範圍縮小到二十公里,這樣土軍就可以從海邊的道路透過。
這個時候,林有德身為德國實際統治者的身份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他立刻發電報約見猶太人的最高領導人——名義上這職位由他們的神姬來擔任,實際上現在的以色列仍然處在毛拉們(猶太教的祭司長一類的職位)組成的長老會的控制下。
不過,猶太人回覆得很痛快,表示他們立刻就派代表團前來塞普勒斯,電報的落款是莉娜?柯林斯,也就是猶太人那位能力弱得不行的神姬的名字。
於是林有德就把部隊編組集結、後勤排程和具體作戰計劃的制定這些事情都丟給參謀部,自己專心準備和猶太人代表團的會面。
3月17日,猶太人代表團從特拉維夫啟程的前一天,土耳其人的代表團就不請自來了。
代表團的首腦也是一位神姬。
看來土耳其人是知道猶太人要來跟林有德“談條件”,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會被往死裡坑,所以也採取了行動。
得知土耳其人在北塞普勒斯上岸的訊息後,林有德暗自慶幸——幸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