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看清楚這物件兒,武海和于振華眼珠子差點兒瞪了出來。
董大元雙腿顫抖冷汗直流。
周圍人更是驚撥出聲。
“天啊!”
“這,這竟然是靈芝盤?”
“紫檀靈芝盤。”
“大寶貝啊!”
把靈芝盤拿出來仔細打量,陸飛也是驚喜無限。
陸飛之前就看出來這是一件靈芝盤。
但陸飛卻沒想到,這竟然是一件天大的驚喜。
這件靈芝盤長十九公分左右,寬十三公分,高度將近三公分。
器型為紫檀木淺盤,形狀為靈芝,故名靈芝盤。
周緣捲起,盤面水磨琢出數道環狀淺稜,以象芝面紋理。
靈芝柄延伸至器背,連著浮雕的靈芝二本及修竹一枝;芝與竹相接成圈足形。
靈芝盤正面右方刻填漆楷款︰“吳下朱纓”以及填硃砂印章:“小松”。
嘿!
這竟然是朱纓的作品,實在太牛逼了。
朱纓本名叫朱小松,“纓”是朱小松的字。
朱小松是誰?
那可太了不起了。
那是明朝隆慶和萬曆時期的竹雕大宗師。
與他爹朱松鄰和他兒子朱三松合稱為嘉定三朱。
論竹雕木雕技藝,人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絕。
之前賣給董大元的筆筒的作者吳之璠,被人稱之為嘉定竹雕第一人。
那也指的是清朝時期。
論起影響力,跟朱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別的不說,吳之璠所用的技法,那就是人家朱家傳承下來的。
朱小松一生不事權貴,清高自珍,氣魄不凡,人稱“貌古神清”。
常寓情於詩酒、書畫與竹刻。
擅小篆及行草,於繪事造詣更深,刻竹木為古仙佛像,鑑者比於吳道子所繪。
毛祥麟評價朱小松道:“能世父業,深得巧思,務求精詣,故其技益臻妙絕”。
別看朱家名氣大,但傳世的作品卻少的可憐。
國內博物館館藏的幾件朱家作品,全都是朱小松的兒子朱三松的作品。
朱小松親手製作的器物,這件靈芝盤就是已知的唯一一件,絕對稱得上是稀世重寶了。
然而,驚喜還不止這些。
翻過來,靈芝盤的底部還陰刻幾行楷書小字。
“嘉定三朱,曠古爍今,喜愛之甚,現登內府。”
旁邊可有題款:丁未冬,乾隆御筆。
有了這幾行字和乾隆御筆題款,這件靈芝盤又增色幾成。
丁未年是乾隆五十二年。
據內務府檔案記載,軍機大臣鈕祜祿·善保,敬獻朱纓靈芝盤一件。
鈕祜祿·善保,就是和珅的本名。
這件紫檀靈芝盤就是和珅敬獻給乾隆的物件兒。
乾隆爺甚是喜愛,御筆批覆進入內務府。
乾隆駕崩後,這件靈芝盤陪葬裕陵。
民國大盜孫殿英炸開裕陵,盜走珍寶無數。
這件靈芝盤就在其中,從此下落不明。
沒想到今天這件寶貝重見天日,實乃天幸啊!
“哥!”
“這是你說的靈芝盤不?”錦兒問道。
“沒錯,紫檀靈芝盤,真品無疑。”
“值錢不?”
“哈哈!”
“這等寶貝不能用金錢衡量。”
“如果非要說價值,那也可以說它是無價之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