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艦在附近出沒,早就讓漢密爾頓麻木了。
麻木大意,讓漢密爾頓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別忘了,漢密爾頓這六艘戰艦的速度不比馮承乾那七艘戰艦的速度慢,只要他在這個時候轉向,馮承乾就追不上他。
這個時候,馮承乾把指揮權交給了雷德爾。
在偵察巡洋艦的指引下,雷德爾不斷的調整著航向與航速,目的只有一個:在與漢密爾頓遭遇的時候,處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七點二十五分。“拜仁”號上的瞭望員終於看到了從左側出現的英艦。
此時,七艘德艦已經佔據了相當有利的位置,即德艦與英艦的航線夾角為七十度,而且德艦在英艦前方。
直到這個時候,漢密爾頓都沒反應過來。
原因很簡單,太陽剛剛升起,正好照亮了位置相對靠東的大艦隊,還沒有照亮在大艦隊西邊的公海艦隊。
五分鐘後“巴哈姆”號上的瞭望員才看到了“拜仁”號。
此時,雙方航線的夾角已為七十五度。
七點三十二分,在馮承乾下令後,七艘德艦整齊劃一的打出了第一輪齊射,拉開了這場海戰的帷幕。
從一開始,漢密爾頓就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在德艦搶佔了T字橫列的情況下,如果強行衝擊,那麼每一艘英艦都將遭到七艘德艦的集中打擊。
漢密爾頓別無選擇,他必須轉向。
問題是,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如果向左轉,就將帶著公海艦隊向南航行,而仍然在後方的主力編隊就不可能在不受阻攔的情況下突破攔截。
在漢密爾頓看來,只能向右轉,也就是與公海艦隊逆向航行。
只是,新的問題出來了。
當時,漢密爾頓依然認為,公海艦隊在一起行動,主力就在七艘快速戰艦後方,因此向右轉的話,就會與公海艦隊主力遭遇,並且遭到十多艘戰列艦的打擊。可是,向左轉則等於把公海艦隊帶去攔截大艦隊的主力編隊。
漢密爾頓遲疑了好幾分鐘,才決定向右轉向。
顯然,他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犧牲自己,保全主力編隊。
當然,在漢密爾頓看來,是不是自我犧牲還不一定,因為他有速度優勢,而且提前完成了轉向,公海艦隊那七艘主力艦不見得追得上來。這樣一來,在與公海艦隊的主力遭遇後就能靠速度逃脫。
問題是,漢密爾頓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並不果斷。
七點四十分,漢密爾頓決定右轉時,他與馮承乾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一萬六千米,而且旗艦被擊中了兩次。雖然損傷不是很嚴重,而且有一枚穿甲彈沒有爆炸,但是英艦已經在氣勢上輸給了對手。
英艦轉向,馮承乾立即猜出了漢密爾頓的意圖。
問題是,在他後方,並沒有十二艘戰列艦。要知道,在夜間,主力編隊已經跑到高速追擊編隊前面去了。
馮承乾也別無選擇,必須把航向掉轉一百八十度。
這個時候,馮承乾也遇到了選擇上的難題,而且同樣是轉向問題。
如果向左轉,肯定會近一步縮短交戰距離,而向右轉,則會拉開交戰距離。那麼,哪種情況對德艦更有利呢?
馮承乾沒有遲疑,立即選擇了右轉,而且以最小半徑轉向。
當然,這不是某一艘戰艦的最小轉向半徑,而是艦隊的最小轉向半徑。也就是說,以艦隊裡最小轉向半徑最大的那艘戰艦為準,即以“德夫林格”號與“呂佐”號的轉向半徑為基準進行轉向。
“德夫林格”號與“呂佐”號在建造的時候,馮承乾還沒有回到帝國海軍。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採用了與“毛奇”級類似的雙舵,而實踐證明,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