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各打各的,給了德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問題是,並非所有人都支援勞合一喬治。
當時,英國遠征軍總司令弗倫奇就堅決反對讓法國將領指揮英軍作戰。
結果,五月中旬,勞合一喬治就讓弗倫奇下課了,並且任命弗倫奇的副手,英國遠征軍參謀長黑格為遠征軍總司令。
可惜的是,這一系列的人事調動,並不能改變英法聯軍被動挨打的局面。
甚至可以說,只要等德軍調整過來,向巴黎進軍,法軍就會再次戰敗,並且在失敗之後丟掉巴黎。
這個時候,英國在海洋戰場上的表現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當時英國已徑與美國達成秘密協議,只要英國能夠奪回北海與北大西洋的制海權,再次對德意志第二帝國實施全面戰略封鎖,美國就以協約國身份參戰,並且保證在參戰後的三個月之內,向歐洲派遣五十萬地面部隊。此外,〖日〗本會不會參戰,也將由英國皇家海軍的表現決定。
由此可見,英國要想挽回敗局,首先就得在海洋戰場上取勝。
五月四日這天,還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從朴茨茅斯出發的十二艘輕巡洋艦抵達了百慕大群島,二是公海艦隊離開了威廉港。
三天之前,也就是五月一日,馮承乾就在威廉港下達了戰備令。
在此之前的三個多月裡,公海艦隊的主力艦沒有出海,只是派遣一些輕巡洋艦等中小型艦艇進入北海執行偵察任務。按照提爾皮茨的部署,所有執行破交任務的戰艦都轉移到了基爾港,編為遠洋艦隊,由斯佩中將指揮。這麼做,主要就是減輕公海艦隊的作戰負擔,讓馮承乾專心對付大艦隊。
馮承乾的目的極為明確:阻止新艦隊回到英國本土。
到這個時候,大艦隊與公海艦隊基本上恢復了元氣。在斯卡帕灣內,能夠出海作戰的主力艦已經達到二十一艘,即十八艘戰列艦與三艘戰列巡洋艦,其中一艘是三月份才建成服役的“厭戰”號。公海艦隊這邊,主力艦為二十艘,即十五艘戰到艦與五艘戰列艦,其中旗艦是四月初才服役的“拜仁”號。
顯然,大艦隊與公海艦隊的實力旗鼓相當。
如此一來,如果算上新艦隊的八艘戰列艦,大艦隊就將超過公海艦隊,而且獲得絕對的兵力優勢。
甚至可以說,公海艦隊再也不可能超越大艦隊。
毫無疑問,這是馮承乾、帝國海軍、乃至德意志第二帝國都無法接受的結果,也就必須阻止新艦隊返回英國本土。
只是,馮承乾沒有把問題看得這麼簡單。
不管是打擊大艦隊、還是對付新艦隊,目的都是一樣的,即阻止英國皇家海軍再次獲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如此一來,打擊大艦隊與攔截新艦隊就沒有什麼區別了,都能達到這個目的。
正是如此,馮承乾在率領公海艦隊出港之前,制訂了兩份作戰計劃。
一份針對即將橫跨北大西洋的新艦隊,另外一份則針對很有可能前去接應的大艦隊。
從軍事上講,馮承乾更希望與新艦隊交戰,因為他可以用公海艦隊的二十艘主力艦毫無懸念的擊敗、甚至是全殲新艦隊,而且不會因此喪失作戰能力,也就能夠繼續對大艦隊保持較高的壓力,使英國皇家海軍難以在短期內解除帝國海軍的全面封鎖。可是在政治上,迎戰大艦隊的意義更加重大。
既然不好選,馮承乾也就沒有做出選擇,而是決定先看看情況再說。
公海艦隊出海,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五月五日凌晨,在獲得確切訊息之後,復出再次擔任大艦隊司令官的傑利科就登上了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率領大艦隊出發了。
雖然勞合一喬治給他的任務是去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