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個月算算日子,倒是又該進宮去給太后請安了。你與我一同進宮去,還是我自己帶著拴兒去?」自從拴兒出生後,她進宮的時候明顯的多了起來——太后有時候想見拴兒了,就會命人傳話讓她進宮。當然,也有時候是皇帝想逗孫子了。不過皇帝顯然是有節制的,每一次都是假裝偶然在太后宮中遇到了而已。從沒有親自要求拴兒進宮。
皇后也沒再有什麼出格的反應——倒是每次陶君蘭進宮,仍是要帶著拴兒去給皇后請安的。
陶君蘭覺得,這主要是歸功於康王的一個小妾傳出了好訊息的緣故。聽說那個小妾摸出喜脈後,康王妃立刻就將其升為了康王側妃。於是,康王的一正妃兩側妃,也都齊全了。
這幾個月裡,不僅僅是康王傳出了好訊息,還有宮裡另外兩個成年的皇子也成親了,被分別封為了莊王和武王。這兩個王爺的王府,說起來離端王府也沒多遠,不過卻不論規模還是精美程度,顯然都是比不上端王府的。陶君蘭在這兩個王爺成親的時候過去了一趟,倒是覺得有些感慨:顯然皇帝還是很愛李鄴這個二兒子的。
武王是個速度快的,剛成親一個半月,就傳出了喜訊來。說是武王妃懷孕了。
這及二連三的喜訊顯然將太后和皇帝都樂壞了——這意味著皇家的血脈更加繁多了,開枝散葉這是喜事。要知道,不管是先帝那一代,還是聖祖皇帝那一代,其實皇家的血脈都有些略顯得稀薄了。
太后和皇帝都覺得這是拴兒開了一個好頭,帶來了祥瑞之氣的緣故——不然怎麼拴兒剛一出生,這才還不到一年呢,就連續傳來了喜訊。
陶君蘭瞧著,覺得皇帝只怕以後多少也會有點兒偏愛拴兒。太后自是更不必說了,只從拴兒進宮的頻繁程度就能說明一切了。
拴兒也的確是個生龍活虎的小子,自從滿了三個月後,他漸漸的便是睡覺的時候少了,醒著的時候多了。對聲音和顏色也越來越敏感了——聽見哪裡有聲音,還會轉著頭找了。當然,他的勁兒也越來越大了,又一次抓住了皇帝的鬍子,疼得皇帝呲牙咧嘴的。還有一次,拽了皇帝帽子上的帶子,直接就將皇帝頭上的金絲冠都給拽歪了。
可皇帝非但不惱,反而越發樂呵。這樣的皇帝,看著便是和一般人家含飴弄孫的老人也沒什麼不同了。
不過,李鄴卻告訴她一句話:皇帝這半年來,對朝政越發把持得緊了,對幾個兒子也格外的嚴厲和暴躁起來。也不過是對拴兒這個孫子才會這樣和氣寬容而已。
當然,對李鄴也是寬容的。陶君蘭知道這個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皇帝漸漸的開始老了。只有一個人老了,才會覺得年富力強的兒子們是威脅,才會有這樣的心態和表現。事實上,皇帝也的確不再年輕了,四十多歲的人了,再加上長年累月的操勞,以至於皇帝雖然注重保養,可到底還是比一般的老人看上去更年邁些。
陶君蘭由衷的替皇帝覺得悲哀。也有些隱隱擔憂:皇帝年歲上去了,只怕幾個成年皇子和王爺之間的鬥爭就要開始了。
最終,陶君蘭還沒等到計劃的日子,太后就讓人傳話讓她帶著拴兒進宮一趟。
陶君蘭便是帶著帳本和拴兒一道進宮了。
因是上午去的,又去得早,所以陶君蘭還在太后宮裡碰上了好幾個來給太后請安的公主們。這兩年,公主也出嫁了好幾個,當年的九公主,如今也是個大姑娘了。更是如今這一波公主裡年歲最長的了。
九公主也很喜歡拴兒,當下便是不肯走了,果斷的留下來。另外幾個年歲小些的,和陶君蘭不大熟悉的,便是各自被自己的乳孃帶回去了。
如今拴兒太過重實了,太后已經抱不大動了。便是由陶芯蘭抱著,太后逗弄。
九公主湊在一旁看著,或是和陶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