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鄴這樣說,陶君蘭也就明白了——只怕古令之本人也是有十分過人之處的。況且,李鄴看人的眼光素來十分準,而且十分高。古令之能入了他的青眼,自是不一般。
若是這婚事成了,倒也是好事。至少他們幾家的聯絡便是更加緊密了一些。到時候傳起話來,自更是容易。畢竟,幾家子的女眷都是有親眷關係的,時常聚一聚也沒什麼不可以。
因要讓沛陽侯夫人相看,所以李鄴便是辦了一場詩會。請了陶靜平陳賦,還有古令之和一些頗有才氣之人。其中不乏是陳賦和陶靜平的同年。
設宴那日,沛陽侯夫人領著還未出嫁的兩個庶女都來了,與其他女眷一起隔著簾子看那些文人墨客比鬥文采。
待看到那古令之的時候,陶君蘭登時就明白了李鄴為何那般自信了。當下倒是忍不住的在心頭喝彩:好一個玉貌蘭芝的郎君!
古令之的容貌就是比起李鄴來,竟是也不見絲毫的遜色。李鄴的一種溫潤出塵又清冷的美,而那古令之卻是個燦爛若朝陽的美。既有男子陽剛的稜角,卻也不見絲毫粗鄙。再加上身上那淡淡的文客氣息,叫人幾乎挪不開眼睛。
陶君蘭側頭看了一眼沛陽侯夫人和自己兩位義妹。
沛陽侯府自是帶著選女婿的挑剔。而那兩位義妹,卻都是紅了臉頰。這二人年歲相仿,容貌也是不相上下。所以不管是誰選中了古玉芝都是妥當的。
陶君蘭看著三人這樣子,便是知道有戲。當下也不過多的吹捧介紹了,只專心的看著那些男子高談闊論,出口成章。
到底都是科舉出來的佼佼者,不管是引經據典,還是自己隨口成章,都是精彩絕倫。
不過,陶君蘭卻是更多的將注意力投注在了李鄴的身上——以前李鄴礙著不能說話從不參加這樣的場合。如今能說話了,自然是少不得也要表現一二的。而且,若是想讓旁人更心悅誠服,李鄴更是要拿出十二萬分的功夫來才好。
陶君蘭和李鄴相處這麼多年,在宮裡的那會兒就知道李鄴的才華也是不淺的。如今雖說是有些生澀,卻也是十分的耀眼。絲毫不帶半點的怯懦,神采飛揚得讓人挪不開眼睛。
待到差不多了,陶君蘭這才領著女眷們從小門退了出去。帶到了園子裡佈置好的荼蘼花架下,等到各自都就坐了,陶君蘭這才看向沛陽侯夫人,擠眉弄眼一番。
沛陽侯夫人卻是不言不語,只含笑看了兩個姑娘一眼。看得二人俱是低下頭去,羞得滿臉通紅。
陶君蘭倒是有些擔憂:若是這二人俱是看上了古令之,那可怎麼辦?
當著小姑娘的面,自然是誰也不會提起這些事情,陶君蘭笑呵呵的找了個話題引了眾人談論。當然無非也是些刺繡啊,衣料子啊,首飾啊什麼的。又或是說些不疼不癢的八卦。
待到用過了午膳,那頭也做了些詩詞,少不得抄錄了一份送了過來給女眷們欣賞。
陳賦的確是才子,眾人都推他做了魁首。古令之緊跟在其二。其次便是陶靜平。這三人做了三甲。
至於李鄴,雖不怎麼出彩,卻也算是過得去。
不過陶君蘭覺得李鄴這是故意的——畢竟他也不靠才氣吃飯,更何況今日主角也不是他,著實沒必要出這個風頭。
當然,除了三甲之外,也有不少其他出眾的。讀了叫人覺得滿口餘香的。
眾人傳看一番,又點評一番,嬉鬧了一陣子,直到下午方才散了。
女眷們畢竟不像男人,所以都沒有留下來用晚飯的。倒是男客那邊,聽說還叫了一個小戲班子來湊熱鬧。加上府裡本就有的舞姬,更是不必提。
陶君蘭用過晚飯問了一句,聽見說是還沒散,就叫廚房先熬了醒酒湯準備著。待會兒李鄴一回來就能喝,就是客人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