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過身,向杜克伸出了右手,“我想這會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杜克在他手上握了握,“合作愉快,哈維。”
隨後,杜克和哈維?韋恩斯坦離開了休息室,走進舉辦拉片會派對的宴會廳,杜克很快就找到了斯嘉麗,能被哈維?韋恩斯坦邀請來的基本都是學院的成員,最差也有奧斯卡的投票權,她同樣也是個聰明人,在這些人中間熟練的交際,儘管不會明說什麼,卻也在不動聲色的為自己拉分。
確切點來說,衝擊奧斯卡,就是一次全面的營銷的過程。
對奧斯卡小金人的營銷,跟對票房的營銷有太多不同,它不像市場營銷那樣,很多招都要亮在外面,更多的工作都做在了大眾看不到的地方。
曾經奧斯卡獎項產生的最大一次爭議,其實就是那些大眾看不到的營銷帶來的結果,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擊敗《拯救大兵瑞恩》奪得最佳影片;格溫妮絲?帕特洛力壓凱特?布蘭切特獲得最佳女主角,這兩個獎項的歸屬引發了驚濤駭浪般的爭議。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哈維?韋恩斯坦和米拉麥克斯影業竭力公關的成果,但他們具體做了什麼,卻沒有幾個人清楚。
另一個杜克只是隔岸觀火,也不是很清楚,但現在的杜克,曾經見證了米拉麥克斯影業在上世紀末又一次勝出,雖然這次沒有《拯救大兵瑞恩》,使得爭議沒有那麼大,但格溫妮絲?帕特洛依然被認為是奧斯卡歷史上最水的影后之一,甚至是近三十年最名不副實的最佳女主角。
杜克多少了解了哈維?韋恩斯坦的手段,這個猶太胖子在學院寬泛的關係網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金錢才是其中的關鍵。
奧斯卡爭奪早就變成了一場金錢遊戲。
在其他影片的公關資金只有50萬美元的時候,哈維?韋恩斯坦這方面的開支已經上了300萬美元,當別人的投入達到百分級別時,他的支出已經到了500萬乃至千萬級的級別。
如今的奧斯卡已經形成了一個規律,或許用歐洲職業足球聯賽的定律來形容極為合適——投入重資的不一定能獲獎,但不投入重資的肯定不能獲獎!
當然,這個獲獎指的是份量最重的那幾個獎項。
杜克也在派對中轉了一圈,這種交際是每個頒獎季的例行專案,不過相比於韋恩斯坦兄弟,他只能說是頒獎季的陌生人。
沒有待到太晚,杜克就帶著斯嘉麗?約翰遜離開酒店,乘車準備返回馬里布。
回去的車上,杜克問斯嘉麗,“親愛的,你爭取到了多少人的支援。”
“誰知道呢。”斯嘉麗聳了聳肩,“最老的那些人最有影響力,但他們都是一群老狐狸,輕易不肯說出自己的看法。”
杜克點了點頭,“大部分人不見到足夠的好處,是不會輕易做選擇的。”
並不是所有的學院成員都很風光,很多年紀大的演員或者其他行業的人,退休後破產和窮困潦倒的不計其數,每年的頒獎季可謂是這些人的豐收季節……
不過,好萊塢是從來不會對外宣傳這一點的,從外面看,它永遠是那麼的光鮮亮麗。
為了這個奧斯卡女主角,杜克在華納兄弟的宣傳營銷之外,還準備了1500萬美元的公關開支,對他來說這些錢根本算不了什麼,變換成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禮物的話,卻能打動很多人。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對奧斯卡公關有著種種規定,不過圈內人都很清楚,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些規定也就是規定而已。
當然,公關方也不能做的太過火,必須要掌握好其中的分寸。
杜克的公關經理帕尼?凱利斯是這方面的老手,而且近幾年隨著年齡增大,也只為杜克一人服務,從他這裡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