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我國領土,可是英國人居心叵測,竟然想要將我西藏從祖國的懷抱中分裂出去,祖國的土地要被外夷搶佔,大家願意麼?”
“不願意!不願意!”又一次震耳欲聾的回答。
“昨日總統已經傳來命令,命令我部,自青海即刻揮兵入藏,驅逐英軍,解救千萬藏族同胞,收回西藏,大家願意和我馮國璋一道殺盡英夷,復我中華麼?”馮國璋舉起寒光閃閃的指揮刀,遙指蒼穹,朗聲道。
“誓死追隨將軍!”萬人同時舉起手中的長槍,形成一片槍林,槍林在一陣高呼身中波盪起伏,就如同海浪一般。
馮國璋刀鋒一轉,他身下的駿馬悲鳴一聲,血光閃現,一顆血淋淋的馬頭飛天而起,一旁的狼頭軍旗之上立刻就被飛濺上一道猩紅的馬血。這狼頭軍旗是由嚴復設計的,旗底純紅,軍旗中央的是一顆猙獰的狼頭,這面軍旗的含義和海軍的黃龍利劍旗大不相同,取義華夏陸軍如同草原惡狼,面對敵人時,就算是一個孤狼,也要讓敵人心驚膽戰,更何況是一群惡狼!
軍旗之上。猙獰的狼頭配上猩紅的鮮血,讓人觀之熱血澎湃。
馮國璋遠眺遠方巍峨的唐古拉雪山,揚刀一指:“出發!”
馮國璋的這個師屬於西路軍序列,番號是華夏陸軍第十九步兵師,配有一個騎兵團,一個馬克沁機槍連,一個炮擊炮連。
由於是高原作戰,加上山谷崎嶇,道路不便,所以第十九師的戰略物資大多是由騾馬駝背。
在馮國璋的一聲令下,馮玉祥的騎兵團一馬當先,後方的第十九師士兵開始朝唐古拉山山口慢慢攀爬。
唐古拉山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又稱“當拉山”,在蒙語中意為“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與青海省邊境處,東段為西藏與青海的界山,東南部延伸接橫斷山脈的雲嶺和怒山從唐古拉山口開始。
馮國璋的第十九師進入唐古拉山後,就如同水滴掉入了大海一般,遠遠看去,在雪線以上部分,只見一隊如同螞蟻般的大軍緩慢朝唐古拉山口爬去,唐古拉山頂終年積雪不化,數十條遠古冰川縱橫奔瀉,可謂“近看是山,遠望成川”。 唐古拉山口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雷電交加,神秘莫測,在攀登期間,有數十個士兵因為不慎而失足跌落,連同馬匹成為了雪山之上的一堆無名枯骨。
馮國璋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正式進入西藏,進入西藏之後,馮國璋的大軍抵達入藏後的第一個城鎮—安多。
安多,藏語意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腳下。
馮國璋在越過唐古拉山之後曾回頭一看,只見後方的唐古拉山如同頭纏錦鍛,身披鎧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峽谷之上
馮國璋心中感嘆,果然隔山跑死馬啊,不要看著唐古拉上只有五千多米的海拔,可是當馮國璋帶著一支軍隊真正走過的時候,才體會到大自然的可怕之處。
怪不得當年所向披靡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大軍欲取道青藏高原進入南亞,卻因為唐古拉山的阻隔,而只能望山興嘆,敗退而歸。
雖然馮國璋全軍跨過了唐古拉山口,卻也損失慘重,在還沒有遭遇英軍之前,就已經摺損了數十個士兵和幾十匹戰馬。
而眼前的這個小鎮安多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安多坐落於河谷的出口,在往前就是一望無際開闊的羌塘高原了。
馮國璋帶領全軍在安多休整了兩天,兩天之後便又再次朝拉薩的方向進發。
雖然入藏後,崎嶇道路兩旁雪山連綿,藍天草原相映,牛羊像珍珠般散落綠野,但是由於空氣含量驟然下降,只有水平線的六成,所以,饒是馮國璋身體健碩,可是到了這裡也已經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