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黃巖島是他們的,靠,現在南海之上兩國正在對峙,不知道我國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對付小菲,好吧,我暫且在小說裡yy一下,寫寫關於黃巖島的橋段,算是自我發洩一下,如果能說髒話,我會說說操他孃的小菲,就是該打!如果不能,那算我沒說。
第三十三章 蘭芳人的光輝和血淚
其實當初在制定太平洋島鏈計劃的時候,唐健就曾經專門研究過呂宋(菲律賓),婆羅洲(今加里曼丹島)等南海上的大小島嶼。關於蘭芳國的事情,還是教育部長梁啟超特地告訴他的,1905年時,梁啟超曾在《新民叢報》63期發表了《中國殖民偉人列傳》,從此之後,蘭芳共和國的事情就為華夏人所知,當然這裡的所知,是說部分人知道,像唐健此類的,華夏國內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蘭芳國的存在。
紅姨說到這裡,不禁暗自垂淚,哽咽的說不出話。
唐健嘆了一口氣,說道:“蘭芳共和國,全稱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間存在於南亞婆羅洲(線印度尼西亞佔據稱為加林曼丹島)上的華人國家,創立者為廣東梅州羅芳伯,因為第一任總長為陳蘭伯,第二任總長為羅芳伯,是名為蘭芳,只不過後來被荷蘭人所滅。”
紅姨驚訝的說道:“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唐健微微一笑,說道:“我識得幾個字,對南洋諸島比較有興趣,所以專門研究過,對蘭芳國的歷史還是知道一二的。”
其實,唐健對於蘭芳國的認識不只是這些,唐健所說的這些話並沒有半句虛言,他的確是對南洋諸島比較有興趣,當然,他是為了華夏的國防建設需要,唐健的確是認真研究過。
在婆羅洲之上很早就有了華人定居生活,從事貿易的佔大多數,他們往往組成自己的公司,以羅芳伯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由於當時荷蘭等西方殖民者對南洋的侵略加劇,羅芳伯順應時勢和當地華人以及落後民族為保護自己生存權力的要求,於1770年建立蘭芳共和國,定都東萬津,他也被擁戴為大總制。
在南洋眾多的國家之中,羅芳伯按照中國的傳統,建元蘭芳,並效仿西方當時才剛剛出現的民主制,規定國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須諮詢人民群眾之後才能施行。
最難能可貴的是,羅芳伯沒有稱帝,帝制自為,更沒有稱王(只是對當地土著稱王,對清朝仍然稱為蘭芳公司),蘭芳國共和國成立不久之後,羅芳伯就派人趕到北京向當時的清朝中央政府彙報情況,並進貢方物,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並想將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清朝的版圖,但當時的乾隆皇帝卻不予理睬,乾隆高傲的認為這些人都是天朝棄民,更沒有采納羅芳伯的建議,將婆羅洲納入清朝的版圖之中,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蘭芳國的建立比美國還要早六年,比華盛頓1787年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共和體制還要早11年,這在華人海外殖民史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同時也是一個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奇蹟。
但是蘭芳共和國的發展壯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於他們的南洋落後民族的妒恨,隨著清朝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蘭芳國堅實的後盾無法為其提供幫助,失去了支援的這個在異域建立起來的華人小國,遭到荷蘭殖民主義侵略軍的進攻。
當時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太差以及遭到了當地土著的出賣,這個華人小國不幸滅亡,總共也只是存在了110年而已,但是這個記錄,比中國大陸歷史上曾建立的政權要久的多,後來婆羅洲由荷蘭轉給印度尼西亞,改名為加里曼丹島,這些就是後話了。
總之,蘭芳共和國可以說是華人在南洋殖民史的驕傲,同時也是海外華人苦痛的開始,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