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女明星,叫做全智賢,就是給三星公司拍勁舞廣告的那位,你應該看過這個廣告吧。他希望,如果我們拍攝電影的話,能夠讓全智賢擔任女主角。”
“你答應了?”
“答應了。”蘇雅眨了眨眼睛,有些狡黠的笑說,“不過沒有寫進合約的條款裡,你要是不願意,他也沒辦法,哈哈。”
萬小虎翹了翹大拇指:“高明。不過呢,我對這個全智賢有些印象,很不錯的一位女演員,如何可以的話,讓她來演也不錯。我原本就打算找一兩位韓國演員出演,方便我把電影銷售到韓國去。”
“你是導演,隨你。”
到了北大宿舍,將趙葉送回去,蘇雅、萬小虎則繼續開向公司。沒有了趙葉,萬小虎就把《蝴蝶效應》與華誼兄弟合作的條約說了出來。雖然這個劇本是他創作,投資也是他拉的,按道理可以全權做主,但畢竟大家是合夥人,一起製片,共同商討是必要的。
才說完,蘇雅就皺了眉頭:“老虎,怎麼國內的利潤這麼低啊?”
“就知道你要這麼問,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看上內地的那點利潤。《蝴蝶效應》主打的是海外市場,海外利潤才是重點。”
“你要學顧長衛、王小帥走拿獎路線?”李俠不解。
國產電影,一般兩條路線可走,在國內賣票房,在國外拿獎。在國內賣票房,這對於很多導演來說,簡直太難了,每年中國製作一兩百部電影,能賺錢估計都不足十部。尤其是剛剛在國內暫露頭角的第六代導演,壓根就沒拍過賺票房的電影。
目前國內的電影環境,四代導演漸漸開始退休息影,將電影業的傳接棒交到了鼎盛的第五代導演手中,也等於把開拓商業電影的任務交給五代導演。於是五代導演開始在商業道路上求索,馮小崗就是目前最好的商業導演,張一謀還沒入門。
與此同時,出生在六七十年代,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電就學,90年代逐漸開始拿起導演話筒的第六代導演,也開始在中國的電影道路上撒起腳丫子奔跑起來。只是和承載了商業開闢任務的第五代導演不同,第六代導演陷入了一種怪癖之中。
他們這一代人,大多沒有經歷過那個大時代的變革,即便有也是童年模糊的印象。不過他們成長的階段,卻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時期,舊的體制和觀念崩潰,新潮思想和觀念建立,給他們的成長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經濟轉軌給社會帶來的陣痛,下崗、失業、砸了鐵飯碗、賣了金窩窩,使得他們更多的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社會。他們要麼極度追求影象本體,要麼偏執於寫實形態、關注草根人群,拍出來的電影,充斥著“叛逆與反思”的思想。
這種思想,註定了無法向商業歸攏,沒商業就沒有下一部電影的投資。所以,許多第六代導演,如賈樟柯、顧長衛、王小帥,就把目光放在了國際獎項上。拿了這個獎,基本上就能在法國、德國等喜歡文藝片的地區上映,賺到一些錢,用於下一部電影的拍攝。
不過,目前的情形是,這些六代導演,沒有國內的觀眾基礎,根本不出名,隨便說一個,觀眾都叫不出名字,屬於“地下導演”。
直到“後六代導演”張揚、伍仕賢、劉浩這些人,以及陸川、甯浩等導演的橫空出世,為第六代導演注入了商業化細胞,才讓這個導演群漸漸浮出水面。觀眾們也給了他們一個新的稱呼“新生代導演”。
萬小虎笑著搖了搖頭:“你看我像是有文藝範的導演嗎?我要走一條不一樣的導演之路,我的目標是全世界摟錢!哈哈!”
————————————
(老白說個事,下一週,有chay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