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當看著孫悟空四人的行進速度,算準了時間後,石敢當就往天界飛去,恰巧低頭一看,遠處一道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人不是別人,而是灌江口二郎顯聖真君,此時正帶著自己的結義兄弟,架著鷹犬,挑著狐兔,抬著獐鹿,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似剛打獵而回。
自上次降了孫悟空,楊二郎領賞而回,雖然得賞,可心中依舊傷感,也知自己同玉帝之間的關係無法修復了,每日除了處理凡間香火事務,就是同結義兄弟打獵遊玩,六聖也知楊二郎心中苦悶,陪他一起。
“二郎這是打獵去了?”
石敢當從雲頭落下,慌得楊二郎同六聖連忙行禮。
“不知天尊駕臨,還望恕罪!”
楊二郎對石敢當一直存有感激之情,當初要不是石敢當,恐怕他的母親也不會被救出。
“無妨,我也是偶然路過,見你在此,特來相見。”石敢當隨意擺擺手。
“能再與天尊相見,是吾之幸也,若不是天尊相助,恐我與母親不會再見,還請天尊給我一個報恩的機會。”
石敢當拗不過,只好點頭答應,楊二郎也是對著六聖說道:“列位賢弟,將此次所帶酒餚盡數拿出,就地取火,鋪席設宴。”
此次打獵,獲取了不少的獵物,楊二郎也是將獵物盡皆拿出,與石敢當享用,酒過三巡,話頭無意間聊到玉帝。
楊二郎不禁悲從心起,想他堂堂一個大好男兒,如今卻不能建功立業,只守得灌江口受一地香火。
相反,曾經被他降服的孫悟空如今卻得了正果,待到事成,便能永享佛教果位,二者差距之大,讓楊二郎心裡不免有些落差。
世間有兩處可得正果,一個是天庭,另一個就是靈山,至於道教,不曾有果位,或者說,道教的果位皆在天庭。
所以楊二郎要想有一番事業,只能棄道從釋,可楊二郎本身是玉帝的外甥,因劈山救母一事,惹怒了玉帝,佛教可不敢因為收了一個楊二郎,就得罪玉帝,哪怕楊二郎再怎麼厲害。
石敢當也不知如何勸楊二郎,玉帝對楊二郎有很深的成見,哪怕楊二郎服軟,玉帝也不曾改變。
石敢當有心勸玉帝,但人家是三界之主,石敢當作為一臣子,哪怕再怎麼得寵愛,也不能過多幹涉帝王的家事。
最後無奈嘆息,只能說楊二郎生錯了人家,但凡楊二郎是普通人家得道,現在都是一方大元帥,甚至地位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