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剷除浮沙,重塑佛像,奈何莫高窟規模龐大,雖力盡亦有所不逮。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偶然發現藏經之洞,破壁,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
貧道知茲事體大,遂徒步五十里至敦煌縣面見縣令嚴澤,嚴澤嘲笑廢紙矣,轟出。
光緒二十八年,敦煌知縣汪宗翰履新,貧道再次徒步五十里面呈此事,汪知縣搪萎。
餘心不甘,使毛驢載兩箱經卷,行程八百里歷時月餘,至肅州面見安肅兵備道道臺廷棟大人,廷棟竟言經卷書法尚不及他。
無知匹夫,餘羞於與其為伍,憤而呈書太后,直達天聽。
貧道折返寺中,苦候數年,卻石沉大海音訊皆無。
朝廷如此昏庸,乃亡國之兆也。
形單影孤,餘無力抗天,恐重寶喪於我手,斟酌之後,遂在藏經洞中另闢一洞,挑選藏經中精闢之經文以及古物多名轉移其中,封閉洞口,待後世有緣之人開啟。
如逢盛世,望開啟此洞之道友留取古物,將經文獻與朝廷,此乃蔭及子孫之功德,望道友切勿自誤。
若逢亂世,望道友重新封閉此洞,將洞中經文留給後世子孫。
神靈有眼,道友自誤必遭天譴。
貧道法真拜上
光緒三十三年元月五日筆。
唸完了王圓籙這封信,耿老的兩眼溼潤了,藏經洞中很多人的眼眶也溼潤了。
‘餘無力抗天’,短短五個字,已經道出了王圓籙一個小人物的悲哀。
一個即將崩潰的弱勢朝廷,一片被列強踐踏的土地,王圓籙一個小人物能夠做什麼?
他能夠想到將這些珍貴的敦煌典籍另行隱藏起來,這已經是一個悲哀的小人物力所能及,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耿老小心翼翼的收起手中已經發黃的兩張信箋,將它們裝回信封放到特製的密封袋中,抬起頭,掃過面前的眾人,斬釘截鐵的說道:“王圓籙道長是民族的驕傲,我認為,應該授予他民族英雄的稱號。他這封書信就是一段歷史,這封書信的價值,比那些敦煌藏經還要高出十倍,百倍。”
“沒錯,王圓籙道長確實當得起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宋老率先舉手附和。
“我贊成,咱們大家應該集體撰文,為王圓籙道長正名。”
“算我一個。”
人們紛紛舉起了手,一時之間藏經洞中變成了表決現場,唯一沒有舉手的就是蔣書記他們幾個領導,顯得未免有些尷尬。
蔣書記咳嗽了兩聲,等到人們自覺地把手落下之後開口說道:“我個人非常贊同耿老剛才說的話,我們敦煌市委市政府將會以檔案的形式向上級部門彙報此事,希望上級部門能夠儘快為王圓籙道長正名。”
為王圓籙正名雖然不是什麼政治事件,但是畢竟也牽扯到很多比較敏感的事情,蔣書記能夠當場作出如此答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洞中洞中的唐豆輕輕撥出一口大氣,他知道有王圓籙的這封書信在,再有耿老等人的推動,為王圓籙正名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可以告一段落了。
唐豆不由得偷偷暗笑了一下,原來這王圓籙看上去像是毫無心機一般,卻原來也是一個老江湖,竟然還留下了這樣一封類似於遺書的書信,只要這個藏經洞不是落入竊賊手中,他總有沉冤昭雪的機會。
只是這樣寄希望於那位未知的發現藏經洞的後人,令人回想起來總有那麼一些淒涼。
那一句‘若逢亂世,望道友重新封閉此洞,將洞中經文留給後世子孫。’已經充分顯示出了的王圓籙愛國情懷,王圓籙恐怕也不知道這些經卷將來的命運會是如何,他無力抗天,卻在借用神佛之力做著最後的努力,‘神靈有眼,道友自誤必遭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