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爹,就把孃的屍骨遷回故鄉句葬再娘當年遇見爹的大明湖畔。”
說到後,兩姐妹都小聲哭了起來。
孟星河站在旁邊,看不慣這種悲傷的故事。他是過來人,也想到千年後的父母妹妹,在知道自己不幸過世之後會傷心成什麼樣。世間唯有生離死別掏人心窩,見兩姐妹哭的斷斷續續頗有荒野小狐狸的哀鳴。他伸手將兩人扶起來。
“好了,都別哭了。你娘在天之靈會一直看著你們兩姐妹的。”沒說太多華麗詞藻,一字一句都是誠心說出。兩姐妹鑽進孟星河懷裡,眨著紅紅的眼睛默默流著眼淚,並沒有哭出聲來。
“這就乖了。。。”孟星河細心安慰。在魚歌娘墳前待了許久,等所有的紙錢燒完之後他負責將奠酒灑在墳前。嘴裡說著兩姐妹都聽比清楚的聲音,然後很輕鬆的站起來,說可以回去了。
兩姐妹點頭,知道孟星河還有要事要做,在路口和他告別之後,就坐著馬車回長安城了。
看著馬車絕跡而去,揚起一陣塵煙,孟星河騎上馬往今天兩路大軍比試的校場跑去。
在孟星河沒有到來之前。左右兩路大軍一年一次的校場比武已經在長安城郊的烽火臺下激烈上演著。
此烽火臺乃是當年高祖建唐時所立,以此提醒後世李氏孫,匈奴犯境,雖遠必誅。
烽火臺上,居高站有一人,那人頭戴朝天冠,上面鑲嵌有十二顆明珠,一襲金黃長袍上繡有活靈活現龍騰圖案,他望著下面三軍湧動的校場神情不怒自威。在他身後,還跟著幾位身穿蟒袍玉帶的朝廷重臣,那氣場,華麗的讓人不敢多望。
而在烽火臺下,左右兩路大軍已經從駐紮在城郊的軍營中趕來。分兩左右兩邊列隊,兩軍中間,就是一塊數百丈寬的草地,等會兒三場比試都會在上面進行
第一場比試是由兩軍各自從軍中挑選出一名武將上來騎馬對陣。待烽火臺上王旗一揮。兩軍的將領已經騎馬出列。
“是陳咬金?”烽火臺上,眾大臣見右路大軍中殺出來那個騎黑馬拿一柄宣花大斧的黑臉漢,立刻有人議論起來。這陳咬金原本是左路大軍的副帥,因為徵西問題觸怒龍顏被貶為一個馬前鋒,現在出現在校場上讓人吃驚不少。
不過,那群朝中重臣的談論聲還沒有落下。一聲駿馬的嘶鳴,從左路大軍中立刻殺出來一個金甲小將軍。手拿一柄八尺長銀槍,胯下一匹棗紅馬,氣勢如風,絲毫不遜那黑臉的漢。
“這小將是誰?真有當年一字齊肩王羅將軍的風采。手中所使,也正是羅家的銀槍彎刀。”眾大臣依舊在討論著,唯獨站在前面那個一聲不吭的皇帝卻是較有興致的看著下面一幕。道:“此小將,正是羅卿家的兒”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記住“”網址:
第一百三十章 端午佳節(中)
烽火臺上眾大臣聽說是臺下那金甲小將軍正是羅將軍的兒,都在一個勁稱讚虎父無犬,以後大唐勢必又多了一位猛將。
羅峰縱馬前去,他身後,正是左路大軍年輕一批得力的干將,薛仁貴站中間,李闖、秦懷玉站他左邊,趙駿和披上盔甲的杜荷則站在右邊,都在繃緊著神經,高聲說道:“老羅千萬不要給我們左路大軍丟臉啊”
聽了這話,羅峰加緊張起來。直到看見右路大軍中跑出來那個黑臉的漢。羅峰立刻駐馬,他二人對峙不過數尺之遙。但是羅峰卻恭敬的叫了一聲:“程爺爺”他卻已經跳下馬來,八尺長的銀搶握在手上,亮堂堂的,煞是猙獰,就像一條隨時可以破冰而出的白龍。
“原來是羅峰小。。。你娘呢?她允你到軍營來舞刀弄槍?”陳咬金騎在馬上,俯下頭看著這個十多歲的少年,隱約見到當年那個寧願站著被太平教妖人萬箭穿心,也不肯屈膝下跪的羅將軍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