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進攻。但是,她的侷限性就在於,她畢竟是位在宮廷長大的公主,她看到的僅是象兵曾將白衣大食趕回沙漠。但她卻不知,狂熱的宗教狂所爆發出的實力會有多強。另外的是,面對正面戰場上洶湧而來的十字軍重騎兵,黑衣大食雖無法抗衡,但他們那強大的輕騎兵,依然能夠遏制十字軍的進攻。象兵雖強,但若是對上白衣大食,一次、兩次,或許還管用,但想單純靠象兵,難!
而且,李泰很想開口問一句,既然象兵這般強大,能令白衣大食吃了大虧。那麼,他們是否會坐視薩珊波斯重建呢?綜觀歷史,自幾年前薩珊波斯將最後30頭戰象損耗之後,知道他滅亡,都再也沒有出現過象兵。那麼,這不過是停戰半年,薩珊波斯就妄圖組建象兵反擊,這簡直是妄想。你是大象太多,還是以為象兵跟騎兵一樣簡單呢?想重建就重建啊。他白衣大食會願意看到你重建嗎?若是他再發動一次進攻,你抵抗還來不及,有什麼精力組建。或者說,你去哪弄那麼多大象,去南亞?等弄來,早開戰了。波斯國內將重心放在重建象兵,這可真是一大錯誤啊,雖然將士氣提升了,但最後還是必敗。另外,當他們認為能依靠象兵時,多半對援軍是不會報太大的希望的,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李泰是不敢想了。
………【第八章 西線攻略】………
對於薩珊波斯的選擇,李泰不打算提什麼意見,更別提干涉了。在他看來,這象兵多半是組建不起來的了,不管是時間、精力、財力等方面,都不行。當然,他不是說波斯窮,相反,波斯商人在唐朝遍地都是,這個曾經被歐洲稱之為遍地黃金的帝國,它能窮嗎?只不過,目前正在抗擊白衣大食,財政肯定吃緊,但若是要挪出個十多萬大軍的糧食,還是絕對沒問題的。對波斯此地,李泰只恨不是後世,這可是塊富得流油的寶地啊,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可惜,在初唐沒法開發,真是可惜了。
自從與布蘭談話之後,李泰沉靜下來,不斷思考著自己引發的連鎖反應,還有象兵帶來的利弊等。
不久,軍隊護送著李泰等人來到了波斯帝都泰西封,薩珊朝波斯萬王之王伊嗣侯親自出城迎接。
李泰不禁苦笑,先有李世民出長安迎接自己與李恪,如今有波斯王。那麼,等自己去了白衣大食,是否也有哈里發親自出迎呢?將來為了利益,在向西去埃及,那該有誰來迎接呢?當地土著人?還是拜佔廷駐埃及總督?真是有趣啊,當自己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算計這些時,這歷史也改變了。
第二任也就是現在的哈里發歐麥爾在位時期阿拉伯人開始大規模擴張。635年(貞觀九年),經過半年圍困,大馬士革投降。636年(貞觀十年),“安拉之劍”大將哈立德在約旦河支流雅穆克河畔與拜佔廷皇帝希拉剋略派遣的軍隊決戰,結果拜軍大敗,統帥戰死。到640年(貞觀十四年),包括凱撒里亞、耶路撒冷,整個敘利亞從南到北全被征服。
但李泰的穿越卻令得這些改變了,此刻已是貞觀十四年,卻不見敘利亞被征服。而原本在進攻波斯同時,阿拉伯名將阿穆爾率大軍640年攻入埃及。由於得到當地土著科普特人的支援,在阿拉伯人攻克幾座城市後,拜佔廷駐埃及總督納貢求和。642年拜佔廷軍隊撤出亞歷山大里亞港,阿拉伯人佔領全埃及。因為李泰表示出的對埃及的想法,使得拜占庭不敢輕易放棄埃及。同樣,李泰也派人進入埃及,與當地土著人取得聯絡,若能抵抗白衣大食進攻,十分願意助其成立一個自由的國家。因為李泰記得,遵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正統派),崇尚白色,我國古代稱之為“白衣大食”的倭馬亞王朝,他的主要支持者是敘利亞和埃及的大貴族,因此他們把首都遷至大馬士革。若是能幫策動埃及,那麼,白衣大食的戰爭勢必很難。
再過四年,即644年(貞觀十八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