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併,讓流民安居,恢復被隱匿人口的稅賦。 ”
“皇上,雙管齊下,徐徐圖之,必可在兩年之中讓國庫充盈起來。 ”蕭睿緩緩又道,“為了社稷江山,為了大唐的盛世久安,臣認為皇上應早下決斷!”
李隆基眉頭一皺,慢慢點了點頭。
裴寬眼前一亮,投向蕭睿的目光微微透出一絲讚賞,蕭睿大膽說出了他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作為大唐朝廷的戶部尚書,作為熟知大唐社情民意的高階官僚,他深知大唐如今的一切弊端就在於蕭睿所言的兩個方面:奢侈過度和土地兼併。
裴寬一直想要上奏李隆基,推行“新政”。 將被地方官僚和各級權貴們瓜分侵佔去的社會財富“撈”回來,重新歸於國庫,也紓緩一下艱難地民生。 但老謀深算的裴寬深知,這樣做的結果勢必要觸犯到大唐權貴們的利益,引起強烈的牴觸甚至是仇視,所以他一直在猶豫。
“蕭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是就怕推行起來不易啊。 ”裴寬嘆了口氣。
“皇上。 臣贊同蕭大人的建言。 只是當務之急的是,倡行節儉也好。 清查人口加強稅賦也罷,都費時日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龐大地軍費開支卻迫在眉睫……”章仇兼瓊上前躬身道。
“……”李隆基緩緩站起身來,“蕭睿,你的建言,朕準了。 章仇兼瓊,傳朕地旨意,自即日起。 自朕以下,杜絕奢華倡行節儉,有違反律令者嚴懲不貸——李林甫!”
“臣在。 ”李林甫一怔,起身應道。
“朕命你為大唐田產人口清查使,裴寬為副使。 從現在開始,由你二人負責推行‘田產人口清查令’,不論涉及到誰,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文武大臣。 如有隱匿人口、侵佔百姓土地者,朕準他們三日內自行上報,否則,一旦查出,律法無情!”李隆基陰森森的話音在御書房裡迴盪著。
大唐權貴的利益當然需要保護,李隆基便是這一利益群體的最大代表。 但是。 現在權貴們的貪婪已經威脅到大唐江山的根基,李隆基哪裡還會手軟。 其實,這些問題李隆基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他之前以為這不過是“小疥癬”,不足以影響到他的統治,現在突然發現自己這已經讓他地皇位坐不穩,他焉能不狠狠出手。
李林甫眼中放射出一絲狂熱,他緩緩躬身下去,“臣遵旨。 ”
裴寬也大喜過望,激動之下竟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呼喊道。 “皇上英明,臣遵旨!”
裴寬當然要興奮了。 由李林甫主導參與進來,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憑藉李林甫的權勢和雷令風行的鐵腕手段,再加上皇帝的詔書,恐怕就是皇族中人也不敢抗拒。
蕭睿站在那裡,心裡也暗讚了一聲:李隆基的確不是一個昏君,從他讓李林甫主導裴寬配合的思路上看,這皇帝不僅會識人,也很會用人,政治手段高人一等。 李林甫素以鐵腕專權著稱,由李林甫主持,遭遇到的阻力很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即便是遭遇抗拒,李林甫也不會手軟;但如果僅僅讓李林甫主事,最後的結果也未必理想,還需要裴寬這樣地精明強幹的業務官員從中協調和操辦具體事務。
李隆基不會用章仇兼瓊,更不會用蕭睿。 只有李林甫和裴寬,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戰事在即……”李隆基又是長嘆一聲,“朕從沒有想到,朝廷也會有缺錢的一天。 ”
眾臣都微微垂下頭去,不敢再看李隆基那凜然的目光。
李隆基微微有些煩躁的眼神落在蕭睿地身上,淡淡道,“諸位愛卿,難道你們都不能為朕分憂嗎?”
“蕭侍郎,你呢?”李隆基又追問了一句。
蕭睿正在沉吟著,突然皇帝問話,匆匆抬起頭來恰好看見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