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西重東輕的整個部署態勢,為何他們就不怕自己突破東線,對其部署在德州一線兵力,實施淺縱深的合圍與包抄。在德州以西戰場全面打響之後,根據敵軍的主要反擊方向,還是認為他們主要是以平漢線,以及魯西北戰場,保證兩大戰場結合部,並以魯西北戰場為主戰場。
並以德州正面戰場左翼為主要突破口,主要戰場還是放在德州以西地區。將河北戰場與山西的晉東南戰場,並平漢路戰場形成一個三位一體的局面。也就是說敵軍的整個部署態勢,應該就是東守西攻。
現在看明白了,他們在樂陵縱深的祁口、新海一線,秘密隱蔽集結了大批的兵力。其始終未出現在戰場上的兩個坦克師,也部署在祁口、新海一線,進可攻、退可守的進退自如的位置上。
如果樂陵一線被一百二十師團突破,其部署在祁口縱深的這兩個坦克師。完全可以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抵達馬頰河以北戰區。如果樂陵一線無太大變化,這兩個坦克師再加上配屬的大量步兵,就可以消消停停的等著日軍登陸部隊自己送上門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
只是有一點,卻是內山英太郎怎麼也想不通的。敵軍在整個津浦路以東戰場這麼大規模的部署,不僅瞞過了整個華北方面軍的各級情報機構的眼睛。還瞞住了在第二階段會戰打響之前,海軍多次出動的偵察機,對整個冀魯邊戰場進行的大面積空中偵察。
在祁口登陸戰打響之前,一直在尋找這兩個坦克師具體位置的整個華北方面軍,居然一點沒有察覺到這兩個坦克師,還有那麼多的重炮,就部署在距離東線樂陵至慶雲,近在咫尺的祁口一線。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瞞天過海的?這可不是單單的兩個步兵師,而是兩個坦克師外加大批重炮部隊。這麼大規模的部隊調動,還放在這麼一個關鍵的位置上,居然一點蹤跡都沒有暴露。敵軍的指揮官,可謂真是好一番的苦心算計。
隨著祁口戰鬥打響,眼下敵軍的整個部署,已經可以說全部暴露出來。但當面對手暴露出來的整體形勢,卻讓內山英太郎中將感覺相當的後怕。尤其是那兩個坦克師所在的位置,讓內山英太郎身上透出了一層白毛汗。
敵軍指揮官居然如此的鎮定,在從渤海灣直至晉東南戰場打成一團。德州以西戰場,敵軍的突破口已經開啟。一百師團被其合圍,自身還要應對六十五師團並二十二師團一部,拼命救援,使得德州以西戰場始終在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
卻因為持續投入兵力不足,整個戰局多少顯得有些僵持的情況之下,依舊能如此的沉住氣。這兩個精銳的坦克師,就始終在祁口一線隱蔽待機,等著大本營將兩個師團,自己上趕著送上門來。
難道他們就不擔心,會戰發起之初的海軍艦隊炮擊祁口一線,就是一個虛張聲勢,為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刻意進行的行動嗎?如果登陸作戰遲遲不發起,他們這兩個坦克師難道就一直在祁口、新海境內待機?
當然內山英太郎也清楚,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這平原的地形之下,坦克的機動能力,遠遠的超過步兵。只要敵軍想要調動,那麼這兩個坦克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趕到任何的指定地點。
最關鍵的是,祁口戰場距離整個德州以東戰場的樂陵、慶雲一線,可以說近在咫尺。百餘公里的距離,對於步兵來說也許算很遠。但是對於一支機械化部隊來說,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一旦有需要,他們可以隨時出現在任何需要他們的地方。
想到這裡,內山英太郎甚至有些後怕。如果不是敵軍為了進行反登陸作戰,將兩個坦克師始終控制在祁口一線。在七十二師團全軍覆滅之後,這兩個坦克師如果從德州以東戰區,配合魯西北戰場的穿插,那麼自己在德州以東戰場的所有兵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