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此人的姓名、來歷和身份,也好應對!”趙檉又囑咐了李磊兩句道。
金軍雖然敗走百里,但趙檉不敢大意,這山口不僅是進軍通道,也是克虜軍的生命線,從太原送來的給養、武器裝備都需從此處進入,如果失守就要繞行百里,他親自勘察了地形後,選擇了幾處險隘,修築堡寨,構建了完備的野戰工事。留下三營人馬駐守,然後才悄然返回德州城。。。
與此同時。戰局再次發生變化,敗退東勝州的金軍完顏斜也在途中與援遼的夏軍相遇。兩軍不可避免的又是一場戰鬥,被德州軍打敗的金軍居然和夏軍鬥了個旗鼓相當,形成了對峙,但肯定暫時是無法進軍西京了;從北安州出發的完顏宗翰部途中得知完顏斜也兵敗,無法完成與其夾攻西京的計劃,只能獨自前往。完顏宗翰立感壓力,躊躇間得知遼彰**節度使耿守忠,從應州率遼軍七千人前來增援,已經進入大同。這下遼軍在西京的實力大增。他們已經喪失了再次收復西京的最好時機,只能駐兵歸化州向中京的皇上報告,等待下一步的行動指示...
趙檉回到德州城,李磊將他交待的事情也基本查清了,那日在敗軍中解救的老頭確實不是個簡單人物,他可是在遼金兩國都赫赫有名――著名的金國**流亡分子阿疏!
阿疏只承認自己是女真人,但不承認自己是金國人,他出身同屬女真的紇石烈部,他的父親是缽裡劾統治女真時期的一位酋長。他繼承父親的職位當上紇石烈部勃堇(酋長)。紇石部與完顏部很近,阿疏童年時期跟完顏家族的兄弟們十分要好,繼承酋長之位後,在完顏頗剌淑的幫助下擊敗徒單部勃堇詐都的競爭。順利當上部落的部長,按說兩部應該關係不錯,可隨著完顏部的盈哥繼承女真部族聯盟族長後發生了變化。
盈歌繼任後。執行對外妥協,對內鎮壓的靖綏政策。而且喜歡一言堂,這導致了阿疏的不滿。就跟同部的毛睹祿勃堇起來叛變,反對完顏盈歌的獨裁統治。卻棋差一招,被盈哥藉著解救遼國捕鷹使者的名義,順手牽羊攻下了紇石烈部的另兩座城池,受到嚴重打擊的紇石烈部首領毛睹祿隨即投降,但另一首領阿疏卻躲到了遼國。
阿疏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立刻向遼國皇帝,也就是耶律洪基告狀,意思大概是盈歌是藉著幫您打通鷹路的藉口,乘機擴張勢力,不斷吞併其它部落,日後必會造反。雖然阿疏的告狀是添油加醋,也說到了點子上,可偏偏趕上個糊塗的時候多清醒時候少的玩意兒,自然便沒了下文。
但阿疏卻毫不氣餒,跟完顏部死磕到底,便派他的門生達紀到曷懶甸部進行挑唆,企圖在曷懶甸部製造混亂,以達到誣陷盈歌的目的,曷懶甸部對待達紀的方法很直接,那就是執而送至完顏部。阿疏的計劃又一次破產,他再也不敢回到女真部的地盤。但身在遼國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還是不斷的和完顏部作對,從耶律洪基到耶律延禧,他都沒有停止過對完顏部的攻擊,無奈老小耶律都非常的信任盈歌,因此他的努力一次次失敗。
而完顏部從盈歌到頗剌淑再到烏雅束,無不對此人恨之入骨,幾次向遼國討要,但礙於遼國的保護,也一直拿他沒有辦法。想想遼國不可能還給他們,那樣會失去多年以來的絕對話語權。所以不還給你,甚至要養著他,扶植他讓阿疏成為女真部的不同政見者。
在遼國的庇護下的這段日子阿疏過的還是挺舒坦的,可好景不長,完顏部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整合後,阿骨打即位並打出反抗遼國的旗號後,便把討回阿疏作為每次與遼國作戰的最大藉口。而阿疏是鐵了心不想再回女真部落了與阿骨打合作,願意協助遼國繼續從事反金斗爭。
阿疏滿以為靠著耶律延禧的庇護可以在遼國安度晚年,沒想到老了老了卻失了算,金國摧枯拉朽般的佔領了遼國的大部分土地,他也跟著耶律延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