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不如到北城去
賃一座房子住,索性把南城這些物質文明,離得遠遠的,這些小祿合,就永遠不入
眼了。主意想定,就計算了一晚搬房子的事。記得《西廂記》下,金聖嘆作的“不
亦快哉”內,有這樣一條:“久欲覓屋別居,與友人共住,而苦無善地。忽一人傳
來雲,有屋不多,可十餘間,而門臨大河,嘉樹蔥然。便與此人共飯畢,試走看之,
都未知屋如何,入門先見空地一片,大可六七畝許,異日瓜菜,不足復慮,不亦快
哉。”這一句話,正是句句打入心坎中。北城雖有大河,十剎海附近,也就不壞。
高高興興,定了這樣一個標準,打算次日起一個早,就到十剎海附近去找房子。不
料次早起來,胡二就進來說:“有一位李先生打了電話來,說是約楊先生今天下午
過去,因為有事,不能在家等候,請楊先生明天再去罷。若是楊先生有工夫,今天
十二點鐘以前過去,也可以。”楊杏園便埋怨胡二道:“當時你怎麼不把我叫醒起
來接電話,你知道我要怎樣回答人家呢?”胡二道:“因為我說一句設起來,她就
告訴了那幾句話。說完了,她就把電話掛上了。我就是來請您起來,也來不及了。”
楊杏園心想和他計較,事已過去了,說也無益,匆匆的洗了臉,喝了一口茶,
便到李家來。到了門口,小麟兒手上拿著一包餅乾一路吃著,要走進去。楊杏園便
把他喊住,問道:“你母親起來了嗎?”小麟兒道:“早起來了。我姐姐和她說,
若是你上午來了,請你在我家吃飯呢。”說著,一跳三跳的跑了進去,口裡喊道:
“姐姐,那個楊先生來了。”李冬青在玻璃窗子裡朝外一望,見楊杏園已經走到院
子裡,便笑著說道:“請客廳裡坐,我就來。”說畢,迴轉身,對玻璃櫥上的鏡子,
理了一理鬢髮,又牽了一牽衣裳襟角,然後走出來。李老太太戴著一副老花眼鏡,
正拿著一張報,坐在正屋裡,映著光看社會新聞。李冬青對她母親道:“媽,那位
楊先生來了。”李老太太道:“我不去了,你陪他談談罷。”李冬青答應,走到客
廳裡來。楊杏園本是坐著的,便起身相迎。笑道:“密斯李,起來得真早,你打電
話給我,我還沒有起來呢。”李冬青道:“那個時候,有七點了,也不算早。因為
過去兩家的一個街坊,新近搬了,電話機還沒有搬走,我在那裡看房子,就順便打
了一個電話。”楊杏園道:“那總算早,這很合乎衛生的原則。我猜密斯李是一定
早起寫大字。”李冬青笑道:“現在不像小時候那樣用功了,哪裡還能那樣勤快?
老實說罷,我是早早起來上菜市買菜去。”楊杏園道:“你們這兒不是有個老媽子
嗎?何必自己去。”李冬青道:“她買的萊不合我們的意,不如自己去。”楊杏園
笑道:“是的,在上海住過家的人,有這種習慣。我覺得人生在世,原不能事事躬
親,但是可以不必假手於人的,倒是自己去辦的好,免得不合意。”李冬青笑道:
“這一談,又是什麼主義了。其實照習慣說,那倒是可通的,以我上菜市的經驗說
起來,凡是太太小姐少奶奶去買菜的,大概江蘇浙江人最多,廣東人次之,安徽人
又次之。像兩湖的人,就不很多,北方人越發是沒有了。就是菜市上賣菜的,他也
很能分別什麼人愛吃什麼菜,決計不會和太太小姐們兜攬賣大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