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比粗劣的黑麥還糟糕,吃起來有一種沙沙的感覺,而且微澀,除了某些特色菜餚之外,只有真正的窮人才會拿它當主食。
事實上,商人收購金藤,主要是可以透過魔法陣將其精煉,獲得蘊含陽光能量的魔法精粹。至於精煉之後的殘渣,起碼也可以拿來當動物飼料,豬和牛是不挑食的。
隋雄注視著忙碌的農夫們,暗暗搖頭。
金藤實在不是什麼合適的農作物,就算種植黑麥也比它好得多。
黑麥是寒冷地區常見的作物,它雖然需要花費的人力比金藤多,但無論產量還是口味都比金藤好得太多。如果農夫用心,土地肥沃,氣候也不差的話,一畝田收個百來斤是很平常的事情。用黑麥磨成麵粉,就可以做成著名的粗麥餅;稍稍摻上一些白麵粉的話,還可以做成麵包。非但窮人家喜歡吃它,就算一般的中等人家,也是可以作為主食的。
只是……要種植黑麥的話,對於土質的要求就比金藤高得多了。倒不是說對肥沃程度要求多高,或者是抗寒能力有什麼差別,主要是黑麥抗負能量汙染的能力比金藤弱得多,生長週期和金藤又不完全重疊,所以即便是想要混種也不可能。
整個西北地區,也就南部黑麥鎮一帶,土壤的負能量汙染程度較輕,能夠種植黑麥。
也正因為如此,黑麥鎮才成了西北地區的糧倉,農業和商貿發達,繁榮到能夠供養精銳軍隊。
隋雄希望輝石鎮能夠發展起來,那麼自然要先從農業著手,讓這個鎮子的人們起碼能夠在糧食上自給自足——就算不能吧,多產一點糧食總不是什麼壞事。
但多產糧食,就意味著要多開闢農田,也就意味著要加大淨化法陣的規模。
淨化法陣是一種神力法陣,必須依賴於神祇信仰系統才能運作,輝石鎮的人口決定了它能夠提供的信仰程度,而這信仰程度又決定了它可以供給的神殿規模和數量。如果沒有足夠的神殿支援,那些放置在淨化法陣中央的神龕也無非就是一些擺設罷了。
這就是一個先有雞或者先有蛋的問題了。對於那些開拓村,控制著整個村子的教會可以透過強制手段推動信仰深化,換句話說就是讓人們的信仰產出率提升。但那樣的社會並非隋雄所想要的,他實在不覺得一個連思想自由都不能允許的社會有什麼進步可言。
所以他只能換個思路。
初步的構思,自然是挖空地下,栽培能夠吸收負能量的特種蘑菇。這個辦法在虛空假面遊樂場已經用過,事實證明是有效的和可靠的。但這辦法也有另外一個問題——想要把地下挖空,大規模種植特種蘑菇,絕非凡人能夠做到。就算是老練的冒險者們,也承受不了那種勞動量——要知道,地下的負能量濃度,和地面上是完全不同的!
進步不能靠天上掉下來,也不能靠神祇賜予。如果不是透過人們自己的雙手努力而得到的進步,就不具備廣泛推廣的價值,也就不能驗證隋雄的想法。
所以他又考慮起了另外一種思路——灰燼森林之所以有如此強烈的負能量,源頭來自於葬身地下深處的那個古神屍骸。如果他設法將古神的屍骸取走,再配合大規模的淨化,或許能夠把整個灰燼森林的負能量完全驅除,讓這裡變成普通的寒帶森林。
這是個稱得上驚天動地的大工程,難度極高,影響也會極大。最關鍵的是,隋雄到現在都還沒能打聽到當初死在這裡的那個古神的來歷,這就讓他不敢貿然出手。
一個死後不知道經過多少歲月,還能源源不斷散發出濃厚的負能量,乃至於將這片廣袤森林汙染的神祇,簡直強大得難以想象。祂的屍骸究竟會有多麼危險?將其取出來又會惹得多少強大的神祇眼紅?取出來之後該如何處理?這些都是大難題。
隋雄已經拜託長袖善舞的維耶去幫他